令节即事简睎仲德施

寒食清明节令佳,禁烟遗俗渺天涯。

清醇只向丹田暖,料峭犹烦翠幕遮。

长短骤看森雨笋,高低难觅旋风花。

小斋寂寂谁为伴,水底初闻两部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清明寒食时节美好,禁火的传统漫延至天边。
清冷的美酒只能温暖腹部,微寒还需绿色帷幕遮挡。
短长的竹笋快速生长,高矮难见旋风中的花朵。
我独坐小斋,无人相伴,只有池底传来蛙鸣两声。

注释

寒食:古代习俗,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不生火做饭。
渺天涯:形容传统广泛流传。
丹田:人体腹部中央,古人认为是内气汇聚之处。
料峭:微寒,形容天气尚未完全转暖。
翠幕:绿色的帷幕,代指绿色植物。
森雨笋:形容雨后竹笋迅速生长。
旋风花:形容随风飘动的花朵。
小斋:简陋的小屋。
寂寂:寂静无声。
两部蛙:两只青蛙,古时常用以象征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清明时节的景象和风俗,诗人胡寅通过对禁烟习俗的提及,展现出对传统节日的深深怀念。"寒食清明节令佳"一句点明了时令,清明节气氛浓厚。"清醇只向丹田暖"暗示了酒香温暖人心,而"料峭犹烦翠幕遮"则写出春寒料峭还需绿竹帘幕抵挡。

接下来,诗人以"长短骤看森雨笋,高低难觅旋风花"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和旋风花难以寻觅的动态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变化。最后,诗人以"小斋寂寂谁为伴,水底初闻两部蛙"收尾,表达了在静谧的小斋中,只有水底蛙鸣作伴的孤寂心情。

整体来看,胡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清明节的氛围、自然景观和个人心境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节日风俗画卷。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十)

不辞开后苦寒侵,为与骚人托契深。

可但风光回岁律,更分华色掞儒林。

欲歌白雪词难和,试挽幽香力尚禁。

等是美名无玷染,腊梅何事色如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九)

的皪凝情开自迟,风亭微馥许君知。

直须藉草倾松叶,绝胜登楼唱竹枝。

韩寿香囊难取似,何郎粉面且随宜。

岂知万颗垂黄实,擢秀前村夜雪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八)

爱花从使二毛侵,叹赏孤高与靓深。

调护腊前珠结蕊,荡摇年后玉成林。

莫教三弄飘飘落,剩把千篇得得禁。

姑射肌肤最温润,夜眠无用辟寒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冬至前半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唱和十首(其七)

好花不恨好诗迟,国色须蒙国士知。

漫比玉容歌璧月,空将鹭羽斗琼枝。

旁无绰约天仙对,中有甘酸鼎味宜。

闻说北枝开亦遍,一尊相属定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