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官场与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
首句“雪满江城醉色寒”以雪景开篇,渲染出一种寒冷而孤寂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接着,“萧条春兴入弹冠”一句,通过描写春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弹冠”一词也暗含了仕途失意之意。
“自怜沧海双珠合,谁作青云一鹗看”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沧海中的两颗明珠,渴望被人赏识,却无人能识。同时,以“青云一鹗”自比,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日月祗销高伏枕,风尘何事老投竿”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年华老去的感叹,以及对官场纷扰、世态炎凉的厌倦,选择退隐江湖,远离尘嚣。
最后,“岂宜梅福吴门在,共说先朝吏隐难”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梅福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难以实现这种理想状态的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个人情感、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