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一)踞床洗

高祖见黥布,公然踞床洗。

帝王作用自不同,厚其供张薄其礼。

笑彼骊山徒,易怒亦易喜。

所愿无多略可知,帐御饮食而已矣。

君不见,狂生入谒汉天子,长揖不拜上遽起。

急挥两女趋辍洗,延揽英雄乃若此。

骊山之徒宁兄比,嗟嗟何怪踞床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一)踞床洗》通过对高祖刘邦见到黥布时随意踞床洗浴的描述,展现了帝王与常人的不同态度。诗中提到,高祖对将领的待遇厚于礼仪,显示出他的豪放和对英雄的亲近。诗人以骊山之徒(指秦始皇)为例,虽然他易怒易喜,但与刘邦相比,后者对待英雄的举动更为亲民。最后,诗人感叹,即使是狂放的书生谒见天子也能得到尊重,这种礼遇与帝王对将领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的“帝王作用自不同”、“帐御饮食而已矣”等句,揭示了古代帝王处理人际关系的独特方式,以及他们对权力和人才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帝王用人之道的见解。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二)羹颉侯

陈孺子,肥若是,贫何食,糠核耳。

高帝亦为嫂所苦,宾客未食屡操釜。

帝王有大度,雍齿且可容。

奈何怨丘嫂,伯子几不封。

贫贱人谁识真主,此事安能责妇女。

羹颉侯,何足怪。

君不见,未央前殿奉玉卮,记说当年臣无赖。

今日居然较仲多,太公亦复无辞对,殿上齐声呼万岁。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三)酬漂母

王孙落魄无知者,手把长竿钓城下。

城边漂母哀王孙,每日相逢进一餐。

丈夫得食母意毕,岂望将来更报恩。

钓竿一掷仗剑走,龙变云蒸骇九有。

锦衣此日归故乡,独奉千金酬漂母。

贫贱英雄最可怜,肯因富贵忘当年。

区区一饭尚如此,推食解衣何待言。

君不见,南昌亭长小人也,召见犹蒙赐百钱。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四)出胯下

信能死,请刺我,不能死,出胯下。

出胯下,何足道,粲然一市人皆笑。

剖符向故里,危矣屠中儿,用作楚中尉,报复亦大奇。

当年熟视良有以,忍耻故能就于此。

君不见,英雄失志辱泥途,纵出胯下何伤乎?

君不见,英雄得志空千古,谁能生与哙等伍。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五)相君背

武涉已去,蒯通乃前,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君不见,种蠡张陈事可哀,时乎时乎不再来。

勇略震主身必危,足下持此将安归。

策士逞雄辨,那论汉与楚。

谁识王孙不背恩,蒯通竟以佯狂去。

高鸟尽,良弓藏,猛士何劳守四方。

钟室奇冤亦天意,此时悔不用通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