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沿流二十里,始到海门山。
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
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
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
湖□昏且来,意其通海焉。
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
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
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沿着河流二十里,来到海门山下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一句中,诗人将山峦比作悬挂在空中的万千屋檐,形象地表达了山势的险峻和壮丽。随后,"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则透露出登山过程中不懈追求的精神状态,即便是攀爬了数千仞的高峰,也依然没有到达顶端。
诗人继续描绘山中的外士家园,"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表明了隐逸之人的生活场所,是在半山腰处,以自然的湖泉为水源。接着,"湖□昏且来,意其通海焉"则是对这种生活环境的一种想象和向往,诗人设想着这湖水可能与远方的大海相连。
然而,在这宁静而神秘的山中,诗人遇见了灵怪之物,"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表达了一种惊奇与不安的情感。紧接着,"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则是诗人在面对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时,选择了顺应自然,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这一切,同时目送着归向海洋的船只。
最后,"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亲至传说中仙境罗浮山的遗憾,以及对那些历史上追求长生不老之道的仙人的向往和探索之心。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凡尘、追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神秘与永恒的思想情怀。
不详
湖水下为溪,溪小趣更幽。
窈窕林中回,清泠石上流。
掩映成碧潭,游戏见白鸥。
岸傍古树根,往往疑潜虬。
野情随所适,世事何沈浮。
海阳湖下溪,夹峰多异石。
数步□□□,溶溶似云白。
竹阴入□里,更觉溪已碧。
吾欲漱斯流,长为避时客。
粉胸绣臆谁家女,香拨星星共春语。
七盘岭上走鸾铃,十二峰头弄云雨。
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
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
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
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
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
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裴回空山下,晼晚残阳落。
圆影过峰峦,半规入林薄。
馀光澈群岫,乱彩分重壑。
石镜共澄明,岩光同照灼。
栖禽去杳杳,夕烟生漠漠。
此境谁复知,独怀谢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