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善庆堂黎朝奉

闻孙姓字魁天下,知是堂中积善深。

天岂有私惟福善,公于责报本无心。

方来诸少庭森玉,管取明科榜又金。

他日貂蝉食家庙,一门青紫列如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听说孙家的字号在世间无人能及,知道这是家中积累的善行深厚的结果。
上天公正无私,只赐福于善良之人,对于回报本就没有私心。
未来的日子,众多少年将在庭院中如同美玉般成长,必定会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将来孙家子弟会显赫一时,家中人才辈出,满门皆为高官显贵。

注释

魁天下:指在某方面极为出色,无人能及。
积善深:长期积累的善行深厚。
天岂有私:上天公正无私。
明科榜:公开的科举考试榜单。
貂蝉食家庙:比喻子孙后代显贵,享用家族荣耀。
一门青紫:形容家族成员多为高官,青紫是古代官员服饰的颜色。

鉴赏

这首诗是对孙姓家族的赞誉,开篇即点出“闻孙姓字魁天下”,表明孙家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声望和荣誉。接着,“知是堂中积善深”进一步强调了孙家的德行积淀之深。

第二句“天岂有私惟福善,公于责报本无心”则用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天道的信仰,认为上天不会偏私,只会奖赏那些行善之人。同时也强调了孙家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们并不刻意追求这些。

第三句“方来诸少庭森玉”描绘了一派年轻后辈人才济济,宛如森林中的翠玉。紧接着,“管取明科榜又金”预示着他们将来必然会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名列前茅。

最后两句“他日貂蝉食家庙,一门青紫列如林”则描绘了孙家的辉煌未来。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貂蝉”是贵族的象征,而“食家庙”则意味着享有国家的俸禄。因此,这两句表明孙家不仅德行高尚,而且家族成员将来都能够担任重要职位,享受国家的供养,一门之中有许多人被封为官员,穿着不同颜色的官服,就像森林中的树木一样众多。

整首诗通过对孙家的赞誉,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层对于德才兼备者的推崇。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挽遂初陈尚书

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抗疏动天颜。

丈夫那肯死牖下,馀子从教活草间。

有分珠厓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

故人目断暮云处,雾雨濛濛山外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挽溪园周知郡(其一)

英英玉立已班行,地位如何不庙堂。

久合飞腾上华要,祇缘抱负太刚方。

阶庭竞秀誇诸少,衣钵先传属长郎。

最是一家古三代,棣华今尚有馀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溪园周知郡(其二)

记得年时试别头,得君引我上瀛洲。

当场独步眇馀子,好手先拈第一筹。

锦水曾寻香戟梦,洪崖去伴赤松游。

瓣香遥致生刍敬,渺渺螺川涕泗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挽熊县丞

三叹丞哉不负余,阶庭兰玉又森如。

乡邻称道有是子,祖父传来只此书。

勇上璧流逼霄汉,相将金榜到门闾。

从前不朽惟家学,不必籯金自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