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溪园周知郡(其二)

记得年时试别头,得君引我上瀛洲。

当场独步眇馀子,好手先拈第一筹。

锦水曾寻香戟梦,洪崖去伴赤松游。

瓣香遥致生刍敬,渺渺螺川涕泗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还记得当年离别时的情景,你引领我踏上仙境瀛洲。
在场中只有你超群出众,高手一出手就赢得头筹。
曾在锦水边追忆与你共舞的梦境,如今要和洪崖仙人一同游历。
我用虔诚的心遥寄瓣香以表敬意,心中满是对你的思念,泪水在螺川流淌。

注释

年时:过去的时候。
别头:离别时的情景。
引我:带领我。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独步:独一无二,超群出众。
拈:选取,夺得。
香戟梦:美好的梦境,可能指与对方共度的美好时光。
洪崖:古代神话中的仙人。
赤松游:与仙人洪崖一起遨游。
瓣香:象征敬意的香,常用于祭祀或怀念。
生刍:新鲜的草,表示纯洁的心意。
螺川:河流名,可能象征思念之情如流水般绵长。
涕泗流:流泪不止,表达深切的哀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记得年时试别头,得君引我上瀛洲”两句,通过回忆往昔的考试场景,其中“试别头”指的是古代科举中的策试,“得君引我上瀛洲”则是比喻被知己相识并得到提携。瀛洲在这里象征着精神的寄托或理想的彼岸。

接着,“当场独步眇馀子,好手先拈第一筹”表达了诗人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才华和自信,其中“独步”形容无与伦比,“第一筌”则是指名列前茅。

以下两句“锦水曾寻香戟梦,洪崖去伴赤松游”,“锦水”、“香戟”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洪崖”与“赤松”则是自然景观,更深层次上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

最后,“瓣香遥致生刍敬,渺渺螺川涕泗流”,诗人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朋友或知己的深厚情谊。“瓣香”、“生刍敬”均指远方送来的香花和敬意,而“渺渺螺川”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一种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与深邃的哲思,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挽熊县丞

三叹丞哉不负余,阶庭兰玉又森如。

乡邻称道有是子,祖父传来只此书。

勇上璧流逼霄汉,相将金榜到门闾。

从前不朽惟家学,不必籯金自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挽熊墨庄

积谷翁家诧富强,千斯仓与万斯箱。

尽教此辈更多蓄,输与先生这一庄。

身已九京名不朽,家藏万卷字犹香。

向来有子曾充赋,赢得此田常不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横海曾朝议

父子眉山多一苏,衣冠盛事再堪图。

岫云懒出官情薄,霖雨未成舆望孤。

横海仅存遗藁在,临川有此老师无。

瓣香久欠南丰敬,东望灵车天一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斋居杂兴(其一)

道理须从妙处寻,静中观物了吾心。

一时俯仰成朝暮,万变纷纭几古今。

蠖屈蛇伸非矫揉,鸢飞鱼跃自升沉。

莫随名利相牵引,方寸胶舟泥寸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