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二)

志郁食哽咽,情欢酒忘醉。

如何饮食间,忧乐竟莫类。

达人无不可,一以理自会。

时序侵燠寒,晨昏互明晦。

苟能守吾中,外患亦何憝。

忠信与笃敬,乃足寡尤悔。

贤哉子张绅,吾当永为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杂诗(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首句“志郁食哽咽”,诗人以“志郁”形容内心的愁闷,通过“食哽咽”形象地描绘出因情绪低落而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接着,“情欢酒忘醉”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描述了在情感欢愉时,借酒消愁的情景。然而,即使在欢愉之时,诗人也未能真正忘却忧愁,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矛盾。

“如何饮食间,忧乐竟莫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饮食还是情感,忧愁与快乐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完全割裂。

“达人无不可,一以理自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达观态度的推崇,认为只要能以理性看待事物,就能化解生活中的种种困扰。

“时序侵燠寒,晨昏互明晦”,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暗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适应生活的变化。

“苟能守吾中,外患亦何憝”,诗人强调了内心坚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内心坚定,外界的困扰便不足为惧。

最后,“忠信与笃敬,乃足寡尤悔”,诗人呼吁人们应坚持忠诚、诚信和恭敬的态度,这样可以减少错误和后悔。

“贤哉子张绅,吾当永为佩”,诗人以子张绅为例,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并表示将永远铭记并效仿其德行。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

秋旦露气白,初阳淡无晖。

群鸡正乱叫,栖禽犹倦飞。

我行适中野,踯躅烟路微。

苍莽荆棘深,零露沾裳衣。

去去既寡欢,恻恻中心违。

素志谅难易,知音古尤稀。

侧身复惆怅,拂旦吾当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杂诗(其一)

楚人献奇璞,号泣足见伤。

宋愚得燕石,什袭固以藏。

至宝终自白,瓦砾归粪墙。

遭时自重轻,没世谁短长。

仪秦乃赫赫,孔孟徒遑遑。

仁义信迂阔,功利足富彊。

举世已如此,念之热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其二)

雅乐古而澹,其如世不好。

郑声何浸淫,四座舞且蹈。

感慨既异致,善恶难类报。

礿天苦幽玄,纷纷媚于灶。

所享苟非诚,罪福恐颠倒。

立身岂无术,理物良有道。

曾闻舞干羽,苗格罢征讨。

形式: 古风

杂诗

凄风西北来,时序属秋暮。

林野何萧条,草木怨霜露。

霜露亦何心,大化运行故。

须臾届严冬,坚冰日凝冱。

蛟龙已沈渊,蛰虫亦坯户。

涂我林下屋,裂我机上布。

阳春望望遥,薄言善调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