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金谷园和曲江亭畔的春日游行情景。"黄袅娜"和"碧婆娑"分别形容树木新叶和柳枝的柔美,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之感。
老者对比自己年轻时在苏州所见的繁茂柳树,感叹现在处处游行,但已不似当年那般迷恋于那些繁多的柳树。"絮扑白头条拂面"则形象地描绘了老者用柳枝拂去脸上的尘埃,或许是擦去老泪,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
末尾的"使君无计奈春何"更显露出诗人对于岁月不待人的无力感。这里的"使君"可能是对自己的自称,或是一个普遍的代名词,表达的是面对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无法挽留这一自然过程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老者与柳树的关系,抒发了对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好景致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昨日诏下去罪人,今日诏下得贤臣。
进退者谁非我事,世间宠辱常纷纷。
我心与世两相忘,时事虽闻如不闻。
但喜今年饱饭吃,洛阳禾稼如秋云。
更倾一尊歌一曲,不独忘世兼忘身。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一声早蝉发,数点新萤度。
兰釭耿无烟,筠簟清有露。
未归后房寝,且下前轩步。
斜月入低廊,凉风满高树。
放怀常自适,遇境多成趣。
何法使之然,心中无细故。
坐安卧稳舆平肩,倚杖披衫绕四边。
空腹三杯卯后酒,曲肱一觉醉中眠。
更无忙苦吟闲乐,恐是人间自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