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钟鼓九衢绝,出门千里同。

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

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

玉壶思洞彻,琼树忆葱笼。

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

羁愁难会面,懒慢责微躬。

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

一瓢非可乐,六翮未因风。

寥落悲秋尽,蹉跎惜岁穷。

明朝不相见,流泪菊花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城市中的钟鼓声已消失,无论千里之外,出门都感同身受。
深夜思绪如高山枕头,秋天的愁绪在北窗下空荡荡。
静静看着烟雾凝聚,烛光摇曳,闲时听见梧桐叶落下。
心中对玉壶的思念清澈透彻,想起琼树枝繁叶茂的景象。
萤火虫的光影在稀疏的帘外闪烁,大雁的叫声在暗雨中回荡。
离别之愁难以相见,懒散的心情责怪自己过于消极。
努力攀登科举的高峰,图书馆的角落仿佛是我曾经的足迹。
一瓢清水并非快乐源泉,翅膀尚未借风飞翔。
秋天的寂寥悲凉让我心痛,岁月匆匆,时光易逝。
明天我们将不再相见,只能在泪眼朦胧中望着菊花丛。

注释

九衢:繁华街道。
远情:远方的情感。
高枕:高高的枕头,比喻高远的思绪。
北窗:北边的窗户,常引申为故乡或远方。
玉壶:象征纯洁的心灵。
琼树:美玉般的树木,形容景色优美。
羁愁:羁旅的愁思。
图书阁:藏书的地方,象征学问和理想。
六翮:鸟的翅膀,比喻志向或才能。
蹉跎:虚度光阴。
菊花丛:秋天的象征,也寓指离别或哀伤的场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秋夜之感,诗人通过对长安九条大街钟鼓声的描述,传达了自己远离亲朋好友的孤独与寂寞。"出门千里同"表明诗人的心境与周围环境相隔绝,内心的忧伤如同外界的距离一般遥不可及。

"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则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在长夜之中的哀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多次使用静谧的意象,如"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独。

"玉壶思洞彻,琼树忆葱笼"中的玉壶和琼树都是高贵纯净之物,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情感之深邃和记忆之清晰。"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则是夜晚的景象,萤火虫在窗帘外闪烁,而大雁的叫声隐约可闻于细雨之中,这些意象都增加了诗中的秋夜感伤。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相见无期的哀愁。"羁愁难会面,懒慢责微躬"中"羁愁"指的是因离别而生的忧虑,而"懒慢"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自责。

最后,"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描绘了诗人在学习和阅读中的情景,表明即便是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忧伤。而"一瓢非可乐,六翮未因风"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缺乏欢愉之感的抒发。

全诗通过对秋夜景象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首表达乡愁和怀旧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

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

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

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

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

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

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归燕

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

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

敢望烟霄达,多惭羽翮微。

衔泥傍金砌,拾蕊到荆扉。

云海经时别,雕梁长日依。

主人能一顾,转盼自光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甲午岁相国李公有北园寄赠之作吟玩历时屡促酬答机务不暇未及报章今古遽分电波增感留墓剑而心许感邻笛而意伤寓哀冥寞以广遗韵云

机事劳西掖,幽怀寄北园。

鹤巢深更静,蝉噪断犹喧。

仙酝百花馥,艳歌双袖翻。

碧云诗变雅,皇泽叶流根。

未报雕龙赠,俄伤泪剑痕。

佳城关白日,哀挽向青门。

礼命公台重,烟霜陇树繁。

天高不可问,空使辅星昏。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旬假南亭寄熊郎中

旬休屏戎事,凉雨北窗眠。

江城一夜雨,万里绕山川。

草木散幽气,池塘鸣早蝉。

妍芳落春后,旅思生秋前。

红槿粲庭艳,绿蒲繁渚烟。

行歌独谣酌,坐发朱丝弦。

哀玉不可扣,华烛徒湛然。

闻君乐林卧,郡阁旷周旋。

酬对龙象侣,灌注清泠泉。

如何无碍智,犹苦病缠牵。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