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白湖归憩林氏坟庵僧出能诵予旧诗设茗碗蒲食以诗赠之兼寄呈林六十兄

霜风袭客裘,朝日晒农背。

谁遣役此躯,隐痛在五内。

宿草渐重生,局蹐处覆载。

扶衰策瘦筇,乞灵问龟蔡。

往来才信宿,屏息过阛阓。

夙驾三十里,仆夫已告惫。

小庵阚道旁,丈室藏法界。

叩扉僧出迎,面熟不猜怪。

白发久不梳,爬痒得痛快。

荷设茗碗供,仍有蒲食配。

去此已五霜,重来发孤慨。

一饱犹可谋,三釜已不逮。

退藏心甚甘,世故肯相贷。

博陵隐君子,堂萱春未艾。

悠悠我之思,此日君当爱。

形式: 古风

翻译

寒霜侵袭旅人的皮袍,朝阳照耀着农夫的脊背。
是谁让我承受这样的劳役,内心的痛苦无处不在。
宿草渐渐再生,我在狭窄之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
我拄着竹杖寻求帮助,向神灵祈求庇佑,询问命运吉凶。
短短两夜之间,我屏住呼吸穿过繁华的市集。
早早就驾车三十里,仆人已疲惫不堪。
简陋的小庵坐落在路边,狭小的房间却包容了佛法世界。
敲门后,僧人出来迎接,虽然面熟,他并不惊讶。
长久未梳理的白发,抓挠时虽痛却带来舒爽。
僧人设茶碗招待,还有蒲葵叶做的食物相伴。
离开这里已有五年,再次来访心中感慨万分。
一顿饱餐尚能解决,但生活所需已远超我的能力。
退隐生活虽清贫,世间的纷扰却愿意宽容。
博陵的隐士,萱草依旧春天茂盛。
我对你的思念绵长,今日你应感受到这份深情。

注释

霜风:寒冷的风。
客裘:旅人的皮袍。
朝日:早晨的太阳。
农背:农夫的脊背。
遣役:驱使。
五内:内心深处。
宿草:旧草。
覆载:覆盖。
扶衰:扶持衰弱。
筇:竹杖。
龟蔡:古人以龟壳占卜吉凶。
信宿:两夜。
阛阓:市集。
仆夫:仆人。
告惫:疲惫。
小庵:小庙。
丈室:狭小的房间。
法界:佛法世界。
爬痒:抓挠痒处。
茗碗:茶碗。
蒲食:蒲葵叶做的食物。
五霜:五年。
孤慨:孤独的感慨。
三釜:多量的食物。
逮:达到。
退藏:退隐。
世故:世间的事务。
博陵:地名。
萱春未艾:萱草春天茂盛。
悠悠:深远。
此日:今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秋日游历时的所见所感。开篇“霜风袭客裘,朝日晒农背”写出了秋天的寒冷和农人劳作的情景,接着“我”字点明主人公是被迫离家在外漂泊的人,内心充满了隐痛。

诗中的“宿草渐重生,局蹐处覆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而“扶衰策瘦筇,乞灵问龟蔡”则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和求索。主人公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往来才信宿,屏息过阛阓”得到了表达。

诗人在旅途中遇见一位僧侣,并与其交谈,僧侣设茗碗蒲食款待诗人,这份温馨的接待让诗人的心情得到了慰藉。诗中的“小庵阚道旁,丈室藏法界”、“叩扉僧出迎,面熟不猜怪”等句子写出了这次偶遇的和谐与温暖。

然而,这份温馨并未能完全抚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通过“白发久不梳,爬痒得痛快”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的无奈与自嘲,而“荷设茗碗供,仍有蒲食配”则是诗人对僧侣款待的一种回应。

最后,“去此已五霜,重来发孤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而“一饱犹可谋,三釜已不逮”则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无奈。诗人通过“退藏心甚甘,世故肯相贷”表达了内心的某种释然。

在结尾部分,“博陵隐君子,堂萱春未艾”写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最后“悠悠我之思,此日君当爱”则是诗人对僧侣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这份难得的温暖时光的一种珍惜。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旅途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于生命流逝、个人命运以及友情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五)

禅悦既无门,仙居在何所。

与渠无半面,一见相尔汝。

霓裳制未成,翩翩欲高举。

身如一羽轻,去天才尺许。

胡为造此境,问之不吾语。

正缘崆峒中,萧然无物贮。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八)

盘中有止水,历历见须眉。

能定乃能应,人心固如斯。

至诚本如神,圣贤不吾欺。

鸣鹤方在阴,其子辄和之。

天未降时雨,山川云已知。

谁能舍我龟,而观尔朵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四)

凿空谈荒唐,我正不为此。

故知又故为,颇悟前生是。

凭谁照前因,斯言特戏耳。

既是无今古,如何分彼己。

须弥一点尘,万劫一弹指。

无失亦无忧,无得亦无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二)

蘧蘧一梦中,了了三生意。

法界如许宽,此生亦特寄。

谁言玉局仙,元本是法器。

不解自磨砻,因人亦成事。

强颜游人间,聊作逢场戏。

山色溪声中,略得些滋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