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梅圣俞从登东楼三首(其二)

五云扶阙对南山,风猎丹邱烧影还。

凤盖斗回天北畔,瑶台直到海中间。

漏寒锦帐迟归梦,波暖金钟艳醉颜。

谁在玉楼歌未足,林梢春鸟已关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五云扶阙对南山”一句,以宏伟的气势开篇,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俯瞰着那连绵不断的南山。这里的“五云”可能象征着仙境或精神的高洁。

接着,“风猎丹邱烧影还”一句,则转向动态的描写,通过“风猎”的动词,传达了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力量。"丹邱"有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烧影还"则是对景物变化的一种表现,有着火一般的热烈和光彩。

第三句“凤盖斗回天北畔,瑶台直到海中间”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阔。这里的“凤盖斗回”可能暗示着某种神秘而高贵的存在,而"瑶台"则是对美好境界的一种理想化描绘,至于“海中间”,则让人联想到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情怀。

第四句“漏寒锦帐迟归梦,波暖金钟艳醉颜”转入了室内的温馨与静谧。"漏寒锦帐"营造出一个安适而又略带清冷的夜晚环境,而"波暖金钟艳醉颜"则是对细腻生活情趣的一种描绘,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欣赏。

最后,“谁在玉楼歌未足,林梢春鸟已关关”一句,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一种遗憾或者期待。"谁在玉楼歌未足"可能是在追忆某个难忘的时刻或场景,而"林梢春鸟已关关"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风光、室内生活等多重面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颂。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梅圣俞从登东楼三首(其一)

万灯初烧宝龙山,御路先迎綵仗还。

紫极躔星来帝所,仙风递管落人间。

芳醪欲泥追嘉节,红烛翻惊照病颜。

曾从宸游燕双阙,梦魂通夕绕严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依韵和章枢密景灵宫奉安列圣神御

清都铙吹犯宵寒,宝帐云龙度帝关。

禁跸忽传天直北,仙山元在海中间。

九门日月蒙嘉气,六殿衣冠绘晬颜。

翠辇归来朝献罢,千官齐拜未央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依韵和景仁闻喜席上作兼呈司马君实内翰

奉诏华林事最荣,门前几度放门生。

三朝遇主惟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

碧海蟠桃和露重,丹山雏凤入云清。

诗书教子终须立,箧里黄金一顾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依韵和景仁寄河中公仪龙图

锦江回日应迢递,闻道秋来已到城。

南省深沉春又锁,东楼怅望雨中情。

河声欲转吞鼙鼓,山色初明照旆旌。

别后新诗有多少,钟嵘那得为君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