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岸别友

车马去迟迟,离言未尽时。

看花一醉别,会面几年期。

樵路高山馆,渔洲楚帝祠。

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车马渐行渐远,离别的言语还未说完。
在赏花的醉意中告别,约定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沿着砍柴人的山路前往高山馆,那是祭祀楚帝的场所。
向南登高远望,还能看到京城的方向。

注释

车马:指代离开的车辆和马匹。
迟迟:形容缓慢离去的样子。
离言:离别的言语。
未尽时:还没有结束的时候。
看花:赏花。
一醉别:借酒消愁后分别。
会面:见面。
几年期:相约几年后相见。
樵路:砍柴人走的小路。
高山馆:建在高山上的馆舍。
渔洲:捕鱼的水边之地。
楚帝祠:祭祀楚国先王的祠庙。
南登:向南登山。
回首处:回头的地方。
京师: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朋友离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车马去迟迟,离言未尽时。" 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缓慢而又不舍的离别氛围,车马行走的速度似乎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迟缓,而离别之语依旧在口中回味,表明诗人对这次离别有着深刻的情感。

"看花一醉别,会面几年期。" 这两句则通过对春日赏花情景的描绘,传递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一醉在此不仅是饮酒之意,更寓含着对眼前美好的沉醉与留恋。而“几年期”则拉长了时间的距离,让人感受到离别的苦楚。

"樵路高山馆,渔洲楚帝祠。" 这两句转换了画面,将视角从平原移至高山和古老的祠庙。这里的“樵路”与“渔洲”都是指偏远的地方,而“楚帝祠”则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诗人似乎在通过这些景物,追忆着历史的长河以及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在高山上向南眺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对远方的思念和不舍。这里的“犹得”表达了一种幸运之感,即便是离别,也还能看到心中所牵挂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地理文化信息,展现了古人离别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友谊、自然和历史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听霜钟

寥亮来丰岭,分明辨古钟。

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

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

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

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

因知谕知己,感激更难逢。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听霜钟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

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

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髣髴烟岚隔,依稀岩峤重。

此时聊一听,馀响绕千峰。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张评事涉秦居士系见访郡斋即同赋中字

轺车忽枉辙,郡府自生风。

遣吏山禽在,开樽野客同。

古墙抽腊笋,乔木飏春鸿。

能赋传幽思,清言尽至公。

城欹残照入,池曲大江通。

此地人来少,相欢一醉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

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

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

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

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

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

京辇辞芸阁,蘅芳忆草堂。

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