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行人鬼外,神在地天间。
彭蠡石砮出,洞庭商舶还。
秋风黄鹄阔,春雨白鸥闲。
云际青如粟,河流接海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融合了时间、空间和情感的多重维度。首句"龙行人鬼外,神在地天间",通过"龙"与"神"的对举,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其中"龙"象征着威武而自由的自然力量,而"神"则代表了宇宙万物之灵动。"彭蠡石砮出,洞庭商舶还"一句,以地理特征为依托,勾勒出长江流域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往返循环的时间感。
接下来的"秋风黄鹄阔,春雨白鸥闲"两季对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光变迁与自然界的交响。其中"黄鹄"之所以被选用,是因为它不仅是秋天常见的大鸟,更有着高洁、自由的象征意义;而"白鸥"则是春日水边常见的小鸟,带有一丝闲适自在的情趣。
最后两句"云际青如粟,河流接海山",以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云际"指的是云端,"青如粟"则形容了云的颜色与质感,既有着层次分明,也不失柔和;而"河流接海山",则是对长江水系及其流向东海的一种地理概括,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无限赞美之情。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漠漠愁云海戍迷,十年何事望京师。
李陵罪在偷生日,苏武功成未死时。
铁石心存无镜变,君臣义重与天期。
纵饶夜久胡尘黑,百炼丹心涅不缁。
忽报忠图纪岁华,东风吹泪落天涯。
苏卿更有归时国,老相兼无去后家。
烈士丧元心不易,达人知命事何嗟。
生平爱览忠臣传,不为吾身亦陷车。
独伴羝羊海上游,相逢血泪向天流。
忠贞已向生前定,老节须从死后休。
不死未论生可喜,虽生何恨死堪忧。
甘心卖国人何处,曾识苏公义胆不。
相府亭前梅六株,四围香影护琴书。
月华犹带玉堂色,风味曾分金鼎馀。
五柳门前空寂寞,三槐堂上竟萧疏。
惟渠不变凌霜操,千古风标只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