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咏诸葛菜

丞相行师下蜀陲,尚留蔬植吐芳蕤。

种来炎汉三分土,花亚成都八百枝。

青亩送香春锁絮,紫英带露锦离披。

伏龙卧处丛丛碧,想见躬耕抱膝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戏咏诸葛菜》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以诙谐之笔描绘了诸葛菜这一植物,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典故,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文学视角与幽默感。

首句“丞相行师下蜀陲”开篇即点出诸葛亮南征北战的历史背景,将诸葛菜置于三国时代的宏大历史画卷之中,暗示其与诸葛亮的紧密关联。接着,“尚留蔬植吐芳蕤”一句,以“尚留”二字强调诸葛菜虽非战场上的主角,却依然在蜀地留下了一抹绿意与芬芳,生动地描绘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凡。

“种来炎汉三分土,花亚成都八百枝”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诸葛菜与诸葛亮之间的联系。通过“炎汉”一词,巧妙地将三国时期与汉朝相联系,暗示诸葛亮作为汉室宗亲的背景。而“八百枝”则夸张地形容了诸葛菜繁茂的景象,既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诸葛亮智慧与功绩的颂扬。

“青亩送香春锁絮,紫英带露锦离披”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诸葛菜在春日里的美丽景象。青色的叶子散发着香气,紫色的花朵在晨露中显得格外鲜艳,仿佛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这里不仅赞美了植物的自然之美,也隐喻了诸葛亮在历史长河中的深远影响。

最后,“伏龙卧处丛丛碧,想见躬耕抱膝时”两句,将诸葛菜与诸葛亮的个人形象相结合,通过“伏龙”这一典故,巧妙地将诸葛亮比作潜藏于大地之下的巨龙,暗示其深藏不露的智慧与才能。同时,“想见躬耕抱膝时”则进一步展现了诸葛亮在田间劳作的形象,表达了对其勤勉与朴实品质的敬仰。

整首诗以诸葛菜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人文元素,通过对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彭孙贻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文笔,成功地创作出这首富有深意的诗作,不仅展现了诸葛菜的自然之美,更传达了对诸葛亮智慧与品德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紫藤花

紫蒂垂垂覆短楹,绿阴如幄蔓纵横。

蟠枝碧落虬相结,挂蕊桐花凤倒行。

缭绕华鬘分宝络,参差山带缀繁缨。

剡溪借得新笺样,欲染云蓝采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淩霄

小山枯树曳乔柯,缭绕虬龙下绛河。

映日干花红婀娜,垂梢百尺绿巍峨。

西陵宛转依松柏,湘鬼婵娟带女萝。

不分柔情易相附,淩霄姿更傍谁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锦带

三月春光锦绣中,翠条软缀合欢丛。

非关百丈游丝织,全胜双文手薾工。

楚女细腰堪束素,薛鬟飞线乍分红。

不须花下从郎索,朵朵同心蜀缬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金雀

镂翮雕翎弄艳阳,参差干葆集群芳。

茎分厶凤钗头绿,花斗宫鸦鬓里黄。

巾笥夜衔环月冷,铜台春入伎衣香。

东风坠蕊张罗畔,莫报侯家失凤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