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迢迢山上路,病客独行迟。
况此分手处,当君失意时。
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陂。
别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凄凉与无奈,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迢迢山上路,病客独行迟"一句,设定了整个情境: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位身体不适的旅者孤独而缓慢地前行,这已经让人感到一种忧郁的情绪。
接着的"况此分手处,当君失意时",诗人将这种离别之情与心中的失落相结合,使得这次告别显得尤为沉重。这里的"当君失意时"暗示着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或是不幸遭遇而导致的分别,这种失意的情绪让离别变得更加难以接受。
下面的"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陂"则是对环境的一种描写。"寒林"和"荒陂"营造出一种萧瑟的自然景象,而"晚烧"则可能是指旅途中所需的火光,这些意象都在强化诗中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两句"别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表达了离别后的无奈和对未来重逢时机渺茫的感受。这里的"空回首"意味着即便是回头凝望,也只是徒增怀念,而"相逢未有期"则指出彼此再次相见并没有确定的时间,这种不确定性让人感到无尽的寂寞。
总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作品。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水每追随。
使君座下朝听易,处士庭中夜会诗。
新作句成相借问,闲求义尽共寻思。
经今三十馀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
古寺客堂空,开帘四面风。
移床动栖鹤,停烛聚飞虫。
闲卧逐凉处,远愁生静中。
林西微月色,思与宁家同。
野店临西浦,门前有橘花。
停灯待贾客,卖酒与渔家。
夜静江水白,路回山月斜。
闲寻泊船处,潮落见平沙。
孤客到空馆,夜寒愁卧迟。
虽沽主人酒,不似在家时。
几宿得欢笑,如今成别离。
明朝行更远,回望隔山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