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中作

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

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

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谁会在山中说话,雨后秋意更浓。
雾气从山涧升起,瀑布声在耳边回荡。
最高的智慧并不遥远,深奥的诗歌需苦苦追寻。
无数山峰藏着美景,我独自拄杖游赏。

注释

谁:疑问词,指代某人。
雨馀:雨后。
风气:秋风。
烟岚:山中的雾气。
涧底:山涧底部。
床头:这里指瀑布落下处。
至道:最高的道理,哲学上的真理。
僻诗:深奥的诗歌。
苦求:艰难地寻找。
千峰:众多的山峰。
嘉景:美好的景色。
拄杖:手杖,用于支撑行走。
巡游:游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秋时节的山中景象,语言质朴而不失深远。"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一句,以问代答,设定了山中人与自然交融的情境,同时点出了季节的氛围,给人以凉爽之感。

"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展示了诗人的住所四周的壮丽景色。山谷间的烟雾缭绕,溪水潺潺而下,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或文学创作的追求。这里的“至道”可理解为高尚的人生境界或精神追求,而“僻诗”则指隐逸之士的诗歌。诗人强调这种境界和艺术的追求虽不易得,但并非遥不可及。

"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独自携杖在众多山峰间漫步的情形。这里的“嘉景”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好情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每一句都能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积淀与高远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秋山中作

荣枯无路入千峰,肥遁谁谐此志同。

司寇亦曾遭鲁黜,步兵何事哭途穷。

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

山思更清人影绝,陇云飞入草堂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曲江二首(其一)

南山低对紫云楼,翠影红阴瑞气浮。

一种是春长富贵,大都为水也风流。

争攀柳带千千手,间插花枝万万头。

独向江边最惆怅,满衣尘土避王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曲江二首(其二)

江色沈天万草齐,暖烟晴霭自相迷。

蜂怜杏蕊细香落,莺坠柳条浓翠低。

千队国娥轻似雪,一群公子醉如泥。

斜阳怪得长安动,陌上分飞万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自叹拙

自怜心计拙,欲语更悲辛。

世乱僮欺主,年衰鬼弄人。

镜中颜欲老,江上业长贫。

不是刘公乐,何由变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