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空山旧径绿苔满,古寺斋盂白薤蒸。

暑雨坐中飞漠漠,野泉林外落层层。

从来胜绝皆离俗,未有幽深不属僧。

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荒凉的山中古道长满了青苔,古老的寺庙里僧人用白薤蒸食。
夏日雨点在室内飞舞,野外山泉声声落下,如诗如画。
自古以来,美景都远离尘世喧嚣,幽深之处往往与僧人相关。
我只爱溪边那一湾清泉,不愿听到漂泊不定,也不愿它浑浊不清。

注释

空山:荒凉的山。
旧径:古老的道路。
绿苔:青苔。
古寺:古老的寺庙。
斋盂:僧人的斋饭碗。
白薤:白色的薤菜。
暑雨:夏日雨点。
漠漠:纷飞的样子。
野泉:野外的山泉。
落层层:一层层落下。
从来:自古以来。
胜绝:极美的景色。
离俗:远离尘世。
幽深:幽静深远。
属僧:与僧人有关。
溪头:溪边。
一寻水:一湾清泉。
流浪:漂泊不定。
澄:清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寺景象。首句“空山旧径绿苔满”展现了山径被岁月侵蚀的痕迹,青苔覆盖,显得古老而宁静。接着,“古寺斋盂白薤蒸”描绘了僧人在古寺中用白薤烹饪的简单斋饭,透出一种清修的生活气息。

“暑雨坐中飞漠漠,野泉林外落层层”两句,通过描绘夏日雨滴在室内飘落的轻盈和山间野泉滴落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凉与寂静的氛围。诗人强调这里的美景“从来胜绝皆离俗”,远离尘世的喧嚣,暗示着澄心亭是一个超脱世俗的理想之地。

最后两句“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表达了诗人对溪流的喜爱,他希望人们能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忘却尘世的纷扰,心境如水般清澈。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禅意浓厚的山林寺庙画卷,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表臣惠符离去岁重酝酒时与杜挺之李宣叔王平甫饮于阻水仍有笋酱之遗

赠以榴花酒,沉清贵隔年。

不忧航滞碛,为汎盏如船。

加品盈盘内,无花到眼前。

还招李杜醉,野酿莫称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和原甫阁下午寝晚归见示

殿阁风来夏日长,青林抽嫩见馀芳。

笔供五吏词休敏,簟展双纹睡正凉。

故事早归何独晚,旧交新咏尚无忘。

不言偃仰中园乐,还爱眉间喜色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和景彝元夕雨晴

春云收暮城,九陌洒然清。

星出紫霄下,月从沧海明。

车音还似昼,鼓响已知晴。

静闭衡门卧,无心学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和景彝对月

萧萧风雨变凉意,索索晚云开斗晴。

已洗浮埃天外静,忽生圆月树头明。

草根虫穴吟来久,屋角星河落更清。

我愧西垣侍臣比,景寒霜鬓两三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