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轩

种竹才添十数竿,题诗已仅百馀篇。

有时碎影摇金地,尽日清风伴玉泉。

不与爱鱼人把钓,肯教骑马客求鞭。

平生最喜此君子,一洒何当听雨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刚刚种植了几竿竹子,已经写下了上百首诗篇。
有时竹影斑驳如金地摇曳,整日都有清风陪伴着清澈的泉水。
我并不想和喜爱钓鱼的人分享垂钓的乐趣,也不愿让骑马的客人索要马鞭。
我一生中最喜欢的就是这竹子,什么时候能听着雨声入眠该多好。

注释

种竹:种植竹子。
才添:刚刚增加。
十数竿:十几根。
题诗:写诗。
已仅:已经仅仅。
百馀篇:上百篇。
碎影:斑驳的影子。
摇金地:如金地摇曳。
玉泉:清澈的泉水。
爱鱼人:喜爱钓鱼的人。
把钓:分享垂钓。
骑马客:骑马的客人。
求鞭:索要马鞭。
君子:这里指竹子,象征高雅之士。
何当:何时能够。
听雨眠:听着雨声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庭院生活,诗人种植了一些竹子,不多,只是十几竿,还写下了一百来首诗。诗中“有时碎影摇金地”表达了阳光透过竹叶在金色的土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影子的美丽景象;“尽日清风伴玉泉”则描绘了一整天清新宜人的微风与清澈泉水相伴随的和谐画面。

诗人不愿与那些专门钓鱼的人交往,也不想去教导那些骑马过客寻找鞭子。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他更倾向于独自享受自然之美,保持心灵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一句“平生最喜此君子,一洒何当听雨眠”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清雅生活方式的热爱,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聆听雨声而入睡时刻所体验到的惬意与满足。这里的“君子”可能指的是那种高洁的人格或生活态度,诗人对此有着深切的情感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清净与宁静的心境,以及他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33)

张景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朱天锡童子

黄金满籯富有馀,一经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儿不肯娱,口诵七经随卷舒。

渥洼从来产龙驹,鸑鷟乃是真凤雏。

一朝过我父子俱,自称穷苦世为儒。

雪窗夜映孙康书,春陇昼荷儿宽锄。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门慷慨曳长裾。

神童之科今有无,谈经射策皆壮夫。

古来取士凡数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罗相秦理不诬,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赋归欤,待君释褐还乡闾。

形式: 古风

题无垢寺

禅房闭深花,锡杖生古藓。

秋山翡翠寒,春水玻瓈软。

无嫌墙太低,但恐路不远。

何人坐长松,令我思韦偃。

形式: 古风

题宁国县十全堂

医莫以人试,药能生死人。

十失为一次,望而知谓神。

尝闻秦医和,诊君知其臣。

岂无肘后方,埋没随埃尘。

韫师以愈疾,犹如臂屈伸。

华佗医之良,思邈医之真。

谁能不服药,一一如朱云。

斯堂名十全,全人亦全身。

方公谙药性,勇退盖此因。

金玉不足宝,人生系悲忻。

形式: 古风

镇江多景楼次刘改之先生韵

一剑南方定九州,秪今风景不生愁。

山标万里朝天望,江洗中原被发羞。

绿树马嘶阳羡道,青云鹤唳广陵楼。

两京巡狩须过此,长见飞龙挟綵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