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天锡童子

黄金满籯富有馀,一经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儿不肯娱,口诵七经随卷舒。

渥洼从来产龙驹,鸑鷟乃是真凤雏。

一朝过我父子俱,自称穷苦世为儒。

雪窗夜映孙康书,春陇昼荷儿宽锄。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门慷慨曳长裾。

神童之科今有无,谈经射策皆壮夫。

古来取士凡数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罗相秦理不诬,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赋归欤,待君释褐还乡闾。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金满籯富有馀,一经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儿不肯娱,口诵七经随卷舒。
渥洼从来产龙驹,鸑鷟乃是真凤雏。
一朝过我父子俱,自称穷苦世为儒。
雪窗夜映孙康书,春陇昼荷儿宽锄。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门慷慨曳长裾。
神童之科今有无,谈经射策皆壮夫。
古来取士凡数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罗相秦理不诬,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赋归欤,待君释褐还乡闾。

注释

籯:竹笼,古代盛物的器具。
一经: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娱:娱乐,嬉戏。
渥洼:古代产良马的地方。
鸑鷟:凤凰的一种。
穷苦:贫穷困苦。
雪窗:形容夜晚读书环境清冷。
孙康:晋代人,以刻苦读书著名。
射策:古代考试的一种方式。
吹竽:滥竽充数的故事中的行为。
甘罗:战国时期少年名臣。
释褐:脱去平民衣服,比喻做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其儿子的期望与教导。开篇即写黄金满仓,财富有馀,但比不上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接着描述君家有子却不愿意享乐,反而口诵七经,这表明了诗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渥洼从来产龙驹,鸑鷟乃是真凤雏”两句中,“渥洼”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地方,能够孕育出龙马;“鸑鷟”和“凤雏”都是传说中的瑞兽,象征着贵族或圣贤之子。这里通过神话的比喻,强调了儿子的非凡身份和前途无量。

接下来,“一朝过我父子俱,自称穷苦世为儒”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与儿子都能够成为儒生,即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紧接着,“雪窗夜映孙康书,春陇昼荷儿宽锄”则描绘了儿子在严寒的冬夜认真读书,以及在春天里勤奋劳作的情景。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门慷慨曳长裾”这两句写出了儿子将要参加科举考试前往京城的场景,其中“慷慨”表现了诗人对儿子的鼓励与期望,而“曳长裾”则形象地描绘出行走中的庄重姿态。

随后,“神童之科今有无,谈经射策皆壮夫”表达了希望儿子能够在考试中展现其才华,成为像古代神童一样的人物。"古来取士凡数涂,但愿一一令吹竽"则是对历史上选拔才的方式进行反思,并表达出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公正评价的愿望。

最后,“甘罗相秦理不诬,世人看取掌中珠”写的是甘罗在古代以智慧辅佐君王,而“掌中珠”则是比喻珍贵无比的才华。"折腰未便赋归欤,待君释褐还乡闾"表达了诗人希望儿子能够成功后回来探亲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儿子的期许和教育的描写,以及对科举考试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学问以及个人的修养与成就的重视。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读书人仕途的重视和普遍的心态。

收录诗词(33)

张景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无垢寺

禅房闭深花,锡杖生古藓。

秋山翡翠寒,春水玻瓈软。

无嫌墙太低,但恐路不远。

何人坐长松,令我思韦偃。

形式: 古风

题宁国县十全堂

医莫以人试,药能生死人。

十失为一次,望而知谓神。

尝闻秦医和,诊君知其臣。

岂无肘后方,埋没随埃尘。

韫师以愈疾,犹如臂屈伸。

华佗医之良,思邈医之真。

谁能不服药,一一如朱云。

斯堂名十全,全人亦全身。

方公谙药性,勇退盖此因。

金玉不足宝,人生系悲忻。

形式: 古风

镇江多景楼次刘改之先生韵

一剑南方定九州,秪今风景不生愁。

山标万里朝天望,江洗中原被发羞。

绿树马嘶阳羡道,青云鹤唳广陵楼。

两京巡狩须过此,长见飞龙挟綵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梅山

作尉南昌日,投书北阙频。

忠言不悟主,直节耻为臣。

汉室多灾异,吴门念隐沦。

挂冠忘宠辱,蒙袂出埃尘。

虹屈英雄气,鸥群自在身。

永怀三洞诀,高谢九江春。

择地开仙馆,看云剪寿巾。

玄台秋步月,虚室夜凝真。

无梦生芳草,留年养大椿。

碧茸香不断,青鸟性偏驯。

太液刀圭就,中黄道路新。

武夷空坠马,郁木竟栖神。

绛节虽朝帝,灵波尚济民。

一名传旧史,千古事严禋。

瑞气生仙药,清风付羽人。

坛遗金鼎像,井锁玉华津。

地接洪崖府,溪通剑水滨。

鹤归云抖擞,龙起石鳞皴。

已悟身为患,元期德有邻。

青山不忘我,今日是天亲。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