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鹫岭光前选,祇园表昔恭。
哲人崇踵武,弘道会群龙。
高座登莲叶,麈尾振霜松。
尘飞扬雅梵,风度引疏钟。
静言澄义海,发论上词锋。
心虚道易合,迹广席难重。
和风动淑气,丽日启时雍。
高才掞雅什,顾己滥朋从。
因兹仰积善,灵华庶可逢。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慧净的作品,描绘了佛教法会的盛况和高僧的修养。诗中“鹫岭光前选”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寺院的位置,而“祇园表昔恭”则显示了对往昔时期的尊敬。接下来的“哲人崇踵武,弘道会群龙”表明高僧不仅崇尚武士之勇,而且能弘扬佛法,吸引众多修行者。
“高座登莲叶,麈尾振霜松”生动地描绘了高僧在莲花座上讲经,同时用鹿尾扫拂着蒙满露水的松枝,形象地展示了他们的清净与威仪。下句“尘飞扬雅梵,风度引疏钟”则表现了法会中庄严肃穆的气氛,雅梵可能指的是梵音,即佛教中的赞颂声,而疏钟则是佛寺中常见的清脆之声。
“静言澄义海,发论上词锋”显示了高僧在讲解佛法时的深邃与犀利,他们的话语如同澄清的大海,能够使人豁然开朗。接下来的“心虚道易合,迹广席难重”则表达了修行者之间心灵相通、道德相合的境界,同时也反映出高僧的足迹遍布,却又不留世俗的尘埃。
“和风动淑气,丽日启时雍”描绘了一种温暖而美好的自然景象与时光,给人以平和舒适之感。最后,“高才掞雅什,顾己滥朋从。因兹仰积善,灵华庶可逢”则赞扬了法师的高深智慧和修养,以及他们对佛道的追求与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佛教活动及修行者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禅意与佛理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为的高尚追求。
不详
念想由来幻,性自无终始。
若得此中意,长波当自止。
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
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
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
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
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般若唯绝凿,涅槃固无名。
先贤未始觉,之子唱希声。
秦王嗟理诣,童寿揖词清。
徽音闻庐岳,精难动中京。
适验方袍里,奇才复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