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欧阳舍人古篆

隶书满纸籀文废,字法破碎失本根。

中间阳冰入篆室,下笔日与丞相亲。

点画各得万物体,科蚪筋骨千载新。

泉铭学语童子知,大历几字名忽振。

足知古人自负恃,碑岘巨石垂千春。

篆字堆积天下宇,晚得纸本如希珍。

铺舒墙壁动人眼,直木曲铁若可扪。

人为黄土久寂寞,略不讹缺才鳞皴。

我疑山鬼恐漫灭,往往镌凿施斧斤。

公来醉吟江山国,得之爱叹何殷勤。

刻词犹恨纪不足,句句与古风雅邻。

一旦纸贵文字市,粥诗贾篆声云云。

苏梅鸾凤相上下,鄙语燕雀何能群。

形式: 古风

翻译

隶书满篇古文字废弃,字形破碎失去根本。
阳冰篆法深入工作室,每日书写都亲近丞相。
点画间蕴含万物形态,蝌蚪般的线条千年新颖。
孩童也能学习泉铭知识,大历年间几个字名震一时。
足以看出古人对自己的自信,碑刻巨石流传千年。
篆字遍布天下,晚出的纸本如同稀世珍宝。
字迹布满墙壁引人注目,直木曲铁触手可及。
长久以来,人书如黄土般寂静,几乎没有错误。
我怀疑山鬼怕字迹消失,常常用刀斧雕刻。
您醉酒时吟咏江山,对这些字迹爱不释手。
刻下的词句仍嫌记录不够,句句贴近古人的风雅。
一旦纸张珍贵,文字市场喧嚣,篆书诗作价值倍增。
苏梅等高雅之鸟,怎能与燕雀同群相比。

注释

隶书:古代的一种书法风格。
籀文:古老的文字。
阳冰:唐代书法家李阳冰。
篆室:篆书创作的工作室。
科蚪:蝌蚪状的篆书线条。
大历:唐代年号。
碑岘:碑刻和山石。
篆字堆积:篆书广泛流传。
纸本:纸质文物。
略不讹缺:几乎没有错误。
镌凿:雕刻。
公来醉吟:您醉酒时吟诗。
句句与古风雅邻:每句话都接近古人的优雅风格。
粥诗贾篆:以诗换篆书。
苏梅:泛指高雅的诗人或书法名家。
燕雀:比喻地位低微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宋诗《拟欧阳舍人古篆》是黄庶所作,通过对古篆书艺术的描绘,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历史变迁。诗人首先批评了隶书的衰落和篆书的兴起,指出阳冰篆法的传承与丞相的亲近关系,强调了篆书点画的生动与千载流传的筋骨。接着,诗人提到大历时期泉铭的影响力,以及古人的自信和作品的长久保存。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篆书作品的稀世价值,即使在纸张普及的时代,它们依然引人注目,令人惊叹。他想象古人对作品的精心镌刻,甚至怀疑山鬼也担心其消失,故而加以保护。诗人以欧阳舍人的醉吟表达对这些篆书作品的热爱和赞叹,感叹其艺术价值超越俗流。

最后,诗人预言篆书将因纸贵而受到市场追捧,成为诗文交易中的热门,与苏梅等高雅之作并列。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示了对古篆书艺术的敬仰和对其未来地位的期待。

收录诗词(168)

黄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 字:亚父
  • 籍贯:宋洪州分宁

相关古诗词

汴河

汴都峨峨在平地,宋恃其德为金汤。

先帝始初有深意,不使子孙生怠荒。

万艘北来食京师,汴水遂作东南吭。

甲兵百万以为命,千里天下之腑肠。

人心爱惜此流水,不啻布帛与稻粱。

汉唐关中数百年,木牛可以腐太仓。

舟楫利今百于古,奈何益见府库疮。

天心正欲医造化,人间岂无针石良。

窟穴但去钱谷蠹,此水何必求桑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灵井

何年清泉眼,几斛涵苍苔。

瓮盎日夜至,长满莫可涯。

天旱不知竭,众流起黄埃。

淘绠乾未定,能使沴气开。

庙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

蚕民咒枣栗,千斤意徘徊。

儿童惯冷暖,预知春秋来。

临之鉴须眉,方鉴无煤炱。

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何当鞭蜃螭,与国驱旱灾。

形式: 古风

灸赘疣

赘疣在予手,累久至三四。

初视君外物,于意不能置。

居闲或灸灼,已没出复继。

赘出与赘没,曾莫生死异。

天地赘一气,万物赘天地。

赘复赘于人,小大而已矣。

人之于为赘,作为有大盩。

至理本无事,破真以为伪。

善恶乱大性,赏罚乱大治。

宫徵乱大声,青黄乱大贲。

寸尺乱大刑,酸咸乱大味。

大朴如疮疽,空虚无完理。

天地不尔仇,尔独赘之计。

耻指不若人,孟子其有谓。

志小略其大,殆非达者意。

弃火复投艾,两忘吾赘赘。

形式: 古风

依韵和酬雷太简见贻之什

生长诗与书,不信世道难。

出处愧古人,章句得一官。

舌强不肯柔,开口谁欣欢。

十年走尘土,蹭蹬苦地寒。

纡朱非良贵,宁较厚与单。

古心自突兀,胸中郁万端。

昔常玩于水,今乃知其澜。

身世心已灰,人事鼻可酸。

病卧得君诗,喜试昏膜看。

意远辞淡泊,稠重欲相宽。

以言药我病,吴鲈佐秦餐。

大句牵勉酬,韵高语难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