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外郎直罢无馀事,埽洒书堂试药炉。
门巷不教当要闹,诗篇转觉足工夫。
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
朝省入频闲日少,可能同作旧游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外郎直罢无馀事,埽洒书堂试药炉"表明诗人已经不再追求官职荣耀,而是专注于个人修养,如同在书堂里研制药物一样,显示了一种对内在修为的关注和投入。"门巷不教当要闹,诗篇转觉足工夫"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学习和创作诗歌的热情,即便是在平凡的街巷中,也能感受到诗意的存在,这些都是对个人修养不可或缺的“闹”。
"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月光之下,只有僧人来往于台上,而在夜深静寂的坊间,却还有卖酒的人,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不同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尊重。
"朝省入频闲日少,可能同作旧游无"则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回望。诗中多次出现的“无”字,恰如一曲无声之歌,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变迁、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平淡质朴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然。它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示,也是一种精神追求的体现。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忆在江南日,同游三月时。
采茶寻远涧,斗鸭向春池。
送客沙头宿,招僧竹里棋。
如今各千里,无计得相随。
渐觉近来筋力少,难堪今日在风尘。
谁能借问功名事,祗自扶持老病身。
贵得药资将助道,肯嫌家计不如人。
洞庭已置新居处,归去安期与作邻。
勋名尽得国家传,退狎琴僧与酒仙。
还带郡符经几处,暂辞台座已三年。
留司未到龙楼下,拜表长怀玉案前。
秋日出城伊水好,领谁相逐上闲船。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
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
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
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