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在江南日,同游三月时。
采茶寻远涧,斗鸭向春池。
送客沙头宿,招僧竹里棋。
如今各千里,无计得相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南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往昔情谊的怀念以及当前离别的无奈。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如采茶、斗鸭、送客和招僧等,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江南春日图景,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
"忆在江南日,同游三月时。" 这两句开篇即带出了一种温馨而又遥远的情感回忆,诗人在这里设定了整首诗的情绪基调,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思。
"采茶寻远涧,斗鸭向春池。"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出江南农村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映射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悠闲自得的心境。
"送客沙头宿,招僧竹里棋。" 送别和游戏是古代文人常见的情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当时的温馨场景,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生活中的闲适自在。
最后两句 "如今各千里, 无计得相随。" 则是整首诗的情感落脚点,表达了当前与朋友天各一方,无奈之中又带有一丝无力回天的哀愁。这里的“无计”更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平淡自然的情感流露,细腻生动的景物描写,以及深沉而又不失优雅的感情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怀旧之美。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渐觉近来筋力少,难堪今日在风尘。
谁能借问功名事,祗自扶持老病身。
贵得药资将助道,肯嫌家计不如人。
洞庭已置新居处,归去安期与作邻。
勋名尽得国家传,退狎琴僧与酒仙。
还带郡符经几处,暂辞台座已三年。
留司未到龙楼下,拜表长怀玉案前。
秋日出城伊水好,领谁相逐上闲船。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
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
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
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早知内诏过先辈,蹭蹬江南百事疏。
湓浦成中为上佐,炉峰寺后著幽居。
偏依仙法多求药,长共僧游不读书。
三省比来名望重,肯容君去乐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