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

范增毒如蠍,其毒与常殊。

螫人入骨髓,百节为之枯。

鸿门毒一发,龙种几成俘。

咸阳毒再发,助羽肆焚屠。

所幸分羹事,亚父已去诸。

假令增在楚,其毒益难瘉。

不杀亦不纵,汉王将何如。

成楚事不足,败汉事有馀。

毒人终自毒,身死发背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范增的形象为切入点,描绘了一个深谙权谋、手段毒辣的人物形象。范增被比喻为“毒如蠍”,其毒不同于常人,能深入骨髓,使百节枯萎。通过“鸿门”和“咸阳”两个历史事件,进一步展现了范增的毒计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他如何助力项羽走向失败。

诗中提到的“分羹事”可能是指范增在楚汉争霸中的角色,即他在楚国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范增最终离开楚国,这一转折暗示了他与楚国关系的复杂性。接着,诗人提出假设,如果范增留在楚国,他的毒计可能会更加难以治愈,无论是不杀还是不放,都会给汉王带来困扰。

最后两句“毒人终自毒,身死发背疽”总结了范增的命运,他的毒计最终伤害了自己,导致了自身的灭亡。整首诗通过对范增这一历史人物的刻画,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性和自我毁灭的悲剧色彩。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韩信反汉

韩信反汉诛,千载多怜恕。

私与陈豨言,一室无人预。

谁闻谁见之,而作造反据。

况乎居京师,兵权已尽去。

党羽结何人,兵械藏何处。

岂率数家僮,能将长安踞。

其实帝出征,设计事前豫。

特假吕雉手,宫门伏刀锯。

舍人外间告,萧相暗中助。

冤酷甚黔彭,我为呼天吁。

形式: 古风

功臣惨报

汉明两始祖,开创戮功臣。

鸟尽良弓藏,毋乃嫌不仁。

岂知为将者,无不多杀人。

昆冈炎炎火,玉石慨俱焚。

有时王师败,白骨撑黄尘。

愤兵扫贼穴,捷奏达枫宸。

一人享其名,万姓亡其身。

道家忌为将,炯戒宜懔遵。

嗟尔诸功臣,惨报岂无因。

安得下江南,人人如曹彬。

形式: 古风

秦始皇坑儒

报国在养士,忠臣出大儒。

读书真种子,忠孝两不渝。

惟有秦始皇,典籍付焚如。

忠孝种子绝,所用尽奸谀。

古今兴亡际,烈士多捐躯。

或则阖门殉,或则阖城墟。

自汉迄有明,大书不一书。

惟有赢秦季,殉国无一夫。

堂堂一统朝,视同越与胡。

为史册所羞,为开辟所无。

形式: 古风

汉武帝

雄才兼大略,其气抑何盛。

我观汉武皇,事事效秦政。

张骞通西域,边界扩无极。

有如筑长城,横绝天西北。

五利求神仙,公主降坛前。

有如童男女,簇拥东海边。

建章干云起,阁道相逦迤。

又如阿房宫,覆压三百里。

巫蛊大狱兴,高庙无神灵。

又如扶苏死,碧血埋边庭。

事事学秦皇,胡独免覆亡。

秦廷有赵高,汉廷有霍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