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行送余局官

李白题诗旧游处,桃花杨柳春无数。

六代衣冠委草莱,千官事业随烟雾。

大江西下秦淮流,石头寂寞围荒丘。

原田每每尽禾黍,青山不掩诸公羞。

高楼如天酒如海,触景令人生感慨。

红堕香愁燕子飞,风流王谢今安在。

我欲去寻朱雀桥,澹烟落日风萧萧。

交疏结绮杳无迹,但见野草生新苗。

小儿纷纷竞豪纵,区区割据成何用。

芙蓉水冷胭脂消,千古繁华同一梦。

伤今吊古如之何,头上岁月空蹉跎。

君行喜有丝五紽,宦情不似诗情多。

江南故事可知否,白云霙霙变苍狗。

休论平生锦机手,浩歌且醉金陵酒。

形式: 古风

翻译

李白酒后题诗的地方,满眼桃花杨柳春意浓。
六朝的荣华已成过往,官员们的功业随风烟消散。
长江东流至秦淮,石头城孤独地围绕着荒凉山丘。
田野上稻谷和黍米遍地,青山无法掩盖那些人的耻辱。
高楼直入云天,美酒如海,美景触发了人生的感慨。
红色花瓣飘落,燕子带着香愁飞舞,昔日的风流人物如今何处?
我想寻找朱雀桥,夕阳西下,风声萧瑟。
华丽的交绮楼阁已无踪影,只见野草新生。
孩童们争强好胜,小小的割据又有何意义?
芙蓉花凋零,胭脂色褪,千年的繁华只是一场梦。
感怀古今,时光匆匆,岁月虚度。
你出行时,喜见丝线如五紽,为官的心境与诗意相差甚远。
江南的故事你可曾知晓?白云变幻,如同苍狗。
别提一生辛劳的织布人,让我们高歌痛饮金陵酒吧。

注释

旧游处:曾经游玩的地方。
衣冠:指代六朝的贵族。
烟雾:比喻消失的事物。
石头寂寞:形容石头城的荒凉。
红堕:红色花瓣飘落。
风流王谢:指代显赫家族。
朱雀桥:历史名桥。
交疏结绮:形容华丽的楼阁。
区区:微不足道。
芙蓉:荷花。
白云霙霙:形容云彩变化莫测。
锦机手:织布工人。
金陵酒:指代金陵的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金陵行送余局官》,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李白题诗旧游处”借李白的名篇,点出金陵曾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六代衣冠”、“石头寂寞”等意象,展现了六朝古都的衰败与沧桑。

诗人感叹“大江西下秦淮流,石头寂寞围荒丘”,秦淮河依旧流淌,而昔日的辉煌已化为荒丘。他对田野上仅剩禾黍,青山见证着英雄们的耻辱,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高楼如天酒如海”则描绘了昔日的奢华,与“红堕香愁燕子飞”形成对比,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风流人物的消逝。

“我欲去寻朱雀桥,澹烟落日风萧萧”描绘了诗人寻访遗迹的场景,而“交疏结绮杳无迹”则写出物是人非的落寞。诗人对“小儿纷纷竞豪纵”的现实表示不满,认为这些割据无益于国家。最后以“千古繁华同一梦”收束,揭示了繁华易逝,唯有历史长河中的故事流传。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金陵的描绘,寄寓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个人仕途的失落,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陌上桑

陌上桑,无人采,入夏绿阴深似海。

行人来往得清凉,借问蚕姑无个在。

蚕姑不在在何处?闻说官司要官布。

大家小家都捉去,岂许蚕姑独能住?

日间绩麻夜织机,养蚕种田俱失时。

田夫奔走受鞭笞,饥苦无以供支持。

蚕姑且将官布办,桑老田荒空自叹。

明朝相对泪滂沱,米粮丝税将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

剑歌行次韵

先辈匣中三尺水,斩蛟曾入吴潭里。

提归未肯策奇勋,轩冕泥涂真戏耳。

鸡林削铁不足比,昆吾百鍊安能齿。

淬花不滢鸊鹈膏,掉箾却敲鸾凤髓。

忆昔破敌如破竹,带霜飞渡桑乾曲。

于今锈涩浑铅刀,不遇何异荆山玉。

惊雷夜作青龙哭,血痕冷剥苔花绿。

野人一见骇心目,到手抚摩看不足。

雪花皎皎明阑干,毛发凛凛肝胆寒。

老军敝将长慨叹,愿欲置诸武库间。

书生无用且挂壁,引杯时接殷勤欢。

天眼太高俗眼顽,锐锷宜许儿曹看。

先生有志不在此,出处每谈徐孺子。

清高厌觅万户侯,笑引江山归画史。

我来四十鬓已斑,学剑学书俱废弛。

五更闻鸡狂欲起,何事英雄心未已。

形式: 古风

南风热

炎风来何狂,似欲吹山倒。

狼籍树底云,散漫屋上草。

赤日炽大炉,泥沙热如炒。

东皋与西陇,禾苗尽枯槁。

形式: 古风

宣和殿画水仙鸲鹆图

玉宇琼楼天窅窅,春融紫禁烟花绕。

龙光摇动五色云,忽觉青蒲生野草。

河图埋没龙马藏,上林桑谷一夜长。

丹穴岂是无凤凰,鸲鹆乃来天子堂。

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

长白山下风萧萧,吹暗沙尘塞天地。

宫中仙子罗衣垂,露倾金盏愁欲悲。

绿烟不开花梦冷,此时颜色非曩时。

转首桑田变沧海,景物凄凉画图在。

江南江北不相知,展卷令人空感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