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热

炎风来何狂,似欲吹山倒。

狼籍树底云,散漫屋上草。

赤日炽大炉,泥沙热如炒。

东皋与西陇,禾苗尽枯槁。

形式: 古风

翻译

炎风为何如此狂暴,仿佛要吹倒整座山峦。
树木底下乱云翻滚,屋顶上的草也被吹得散乱。
烈日如同巨大的火炉,泥土和沙子热得像在炒锅中一样。
无论是东边的田野还是西边的田垄,稻谷都已经全部枯黄了。

注释

炎风:狂风。
吹山倒:吹倒山峰。
狼籍:杂乱。
树底云:树下的云彩。
炽:极热。
大炉:大火炉。
泥沙热如炒:泥土和沙子热得像炒东西一样。
东皋:东边的田地。
西陇:西边的田垄。
禾苗:稻谷。
枯槁:枯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南风热》,描绘了夏日炎炎热浪袭来的景象。首句“炎风来何狂”以强烈的语气写出南风之猛烈,仿佛要将山都吹倒,形象生动。接下来的“狼籍树底云,散漫屋上草”通过描绘风吹树木和屋顶草屑纷飞的状态,进一步渲染了风力之大和环境的混乱。

“赤日炽大炉,泥沙热如炒”运用比喻,将烈日比作大火炉,泥土和沙子则如同被炒过般炽热,展现了夏日酷暑的极端。最后两句“东皋与西陇,禾苗尽枯槁”揭示了这场热浪对农作物的严重影响,田间的禾苗全部枯萎,显示出大自然的无情和农民生活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南风的狂热和酷热,以及它带来的实际后果,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宣和殿画水仙鸲鹆图

玉宇琼楼天窅窅,春融紫禁烟花绕。

龙光摇动五色云,忽觉青蒲生野草。

河图埋没龙马藏,上林桑谷一夜长。

丹穴岂是无凤凰,鸲鹆乃来天子堂。

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

长白山下风萧萧,吹暗沙尘塞天地。

宫中仙子罗衣垂,露倾金盏愁欲悲。

绿烟不开花梦冷,此时颜色非曩时。

转首桑田变沧海,景物凄凉画图在。

江南江北不相知,展卷令人空感慨。

形式: 古风

宣和殿画驴图

海波激撞日月动,琼楼玉宇红云拥。

忠良不顾社稷摇,圣明忘却山河重。

太平将军倦戍边,春风四海且上元。

宣和殿上如市廛,黔驴直到君王前。

黔驴之技止于是,君王用意徒为尔。

转头朔漠边尘围,騕袅骅骝尽羞死。

寒冰朔雪徒步趋,当时客梦知何如?

二百年后看图画,令人感恻长嗟吁。

形式: 古风

幽兰咏

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

翠露沉沉玉环冷,忘言坐视空山春。

几回清梦度荆楚,欲问三闾杳无所。

空将幽意寄离骚,暮云凄堕湘皋雨。

古怀潇洒千馀年,忠义漫作虚语传。

人间蜂蝶何翩翩,抚卷对花空自怜。

形式: 古风

柯博士竹图

先生元是丹丘仙,迎风一笑春翩翩。

琅玕满腹造化足,须臾笔底开渭川。

我家只在山阴曲,修竹森森照溪绿。

只今榛莽暗荒烟,梦想清风到茅屋。

今朝看画心茫茫,坐久忽觉生清凉。

夜深明月入高堂,吹箫唤来双凤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