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殿画水仙鸲鹆图

玉宇琼楼天窅窅,春融紫禁烟花绕。

龙光摇动五色云,忽觉青蒲生野草。

河图埋没龙马藏,上林桑谷一夜长。

丹穴岂是无凤凰,鸲鹆乃来天子堂。

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

长白山下风萧萧,吹暗沙尘塞天地。

宫中仙子罗衣垂,露倾金盏愁欲悲。

绿烟不开花梦冷,此时颜色非曩时。

转首桑田变沧海,景物凄凉画图在。

江南江北不相知,展卷令人空感慨。

形式: 古风

翻译

碧蓝天空中的琼楼玉宇深邃悠远,春天的紫禁城被盛开的烟花环绕。
龙的光芒在五彩云中摇曳,忽然发现青草丛中生出野草。
河图的秘密隐藏着龙马的踪迹,上林苑的桑树谷物一夜之间迅速生长。
丹穴并非没有凤凰,反而鸲鹆飞入了天子的殿堂。
历史的记载可能有所不同,宣和年间的人未必能理解这层深意。
长白山下风声萧瑟,吹起漫天黄沙,遮蔽了天地。
宫殿中的仙子身披罗衣,泪水滴落,金杯中的露水仿佛带着哀愁。
绿色的烟雾中花朵不再开放,梦境冷却,她的容颜已非昔日。
时光流转,桑田变为沧海,眼前的景色凄凉如画。
江南江北的人们对此并不了解,翻开画卷,让人徒然感慨万分。

注释

窅窅:深远、幽深。
紫禁:古代中国的皇宫。
河图:中国古代的神秘图腾,象征智慧。
龙马: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鸲鹆:一种鸟,也称八哥,此处比喻凤凰。
春秋笔削:史书写作手法,寓褒贬于文字之中。
宣和:北宋徽宗年号。
长白山:中国东北的山脉。
绿烟:形容烟雾之色。
曩时:过去,从前。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宣和殿画水仙鸲鹆图》描绘了一幅宫廷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宣和殿中的艺术珍品。首句“玉宇琼楼天窅窅”形象地刻画了宫殿的高洁与神秘,仿佛与天宇相连。接下来,“春融紫禁烟花绕”则描绘了春天来临,皇宫内繁花似锦的热闹景象。

“龙光摇动五色云”运用象征手法,暗示了皇家威严,而“忽觉青蒲生野草”则寓意着繁华背后的生命力和自然的变化。诗人接着借“河图龙马”和“上林桑谷”的典故,寓言皇室的兴衰变迁。

“丹穴凤凰”和“鸲鹆天子堂”则揭示了画家意图,凤凰象征着吉祥和尊贵,鸲鹆(八哥)的到来似乎暗示着某种不寻常的事件或寓意。然而,“春秋笔削”一句,暗示历史的公正评判可能并未被理解。

“长白山下风萧萧”引入了自然的苍凉,与宫内的奢华形成对比,预示着王朝的衰落。“宫中仙子”、“露倾金盏”等细节描绘出宫女的哀愁,而“绿烟不开花梦冷”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失落。

最后,“转首桑田变沧海”以自然的变化比喻世事无常,诗人感慨“江南江北不相知”,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整首诗通过画面的描绘和象征性的隐喻,展现了宣和殿画作背后的深刻历史内涵。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宣和殿画驴图

海波激撞日月动,琼楼玉宇红云拥。

忠良不顾社稷摇,圣明忘却山河重。

太平将军倦戍边,春风四海且上元。

宣和殿上如市廛,黔驴直到君王前。

黔驴之技止于是,君王用意徒为尔。

转头朔漠边尘围,騕袅骅骝尽羞死。

寒冰朔雪徒步趋,当时客梦知何如?

二百年后看图画,令人感恻长嗟吁。

形式: 古风

幽兰咏

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

翠露沉沉玉环冷,忘言坐视空山春。

几回清梦度荆楚,欲问三闾杳无所。

空将幽意寄离骚,暮云凄堕湘皋雨。

古怀潇洒千馀年,忠义漫作虚语传。

人间蜂蝶何翩翩,抚卷对花空自怜。

形式: 古风

柯博士竹图

先生元是丹丘仙,迎风一笑春翩翩。

琅玕满腹造化足,须臾笔底开渭川。

我家只在山阴曲,修竹森森照溪绿。

只今榛莽暗荒烟,梦想清风到茅屋。

今朝看画心茫茫,坐久忽觉生清凉。

夜深明月入高堂,吹箫唤来双凤凰。

形式: 古风

柯博士画竹

湖州老丈久已矣,近来墨竹誇二李。

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

奎章学士丹丘生,力能与丈相抗衡。

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

人传学士手有竹,我知学士琅玕腹。

去年长歌下溪谷,见我忘形笑淇澳。

我为爱竹足不閒,十年走遍江南山。

今日披图见新画,乃知爱竹亦如我。

何当置我于其下,竹冠草衣相对坐,坐啸清风过长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