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陌上桑,无人采,入夏绿阴深似海。

行人来往得清凉,借问蚕姑无个在。

蚕姑不在在何处?闻说官司要官布。

大家小家都捉去,岂许蚕姑独能住?

日间绩麻夜织机,养蚕种田俱失时。

田夫奔走受鞭笞,饥苦无以供支持。

蚕姑且将官布办,桑老田荒空自叹。

明朝相对泪滂沱,米粮丝税将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田野上的桑树,无人采摘,夏天的绿荫深如大海。
行人来来往往享受着阴凉,却问蚕姑在哪里忙呢?
蚕姑不在这里,她去了哪里?听说官府急需官布征收。
无论大户小户都被抓去,怎能容蚕姑独自留下?
白天绩麻夜晚纺织,养蚕种田都耽误了时节。
农夫们东奔西跑遭受鞭打,饥饿困苦无法支撑生计。
蚕姑暂且去办官布之事,桑叶老去田地荒芜只能叹息。
明天面对的将是泪水涟涟,粮食和丝绸税该怎么办?

注释

陌上桑:田野上的桑树。
无人采:没有人来采摘桑叶。
蚕姑:对蚕神的称呼。
官布:官府征用的布匹。
奔走:快速奔跑或忙碌。
鞭笞:鞭打。
米粮丝税:粮食和丝绸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艰辛画面。"陌上桑,无人采",暗示了农忙时节,农妇们忙于田间劳作,无暇顾及桑叶采摘。夏日深绿的桑林如同大海,行人在此寻找清凉,却不见蚕姑(蚕神)的身影。蚕姑的缺席反映了官府征税的严苛,连养蚕织布这样的传统生计也受到影响,田夫们既要种田又要交税,疲于奔命,遭受鞭笞,生活困苦。

诗人通过蚕姑的消失和田地的荒芜,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官府压榨的不满。"桑老田荒空自叹",形象地刻画了农民面对荒凉景象的无奈与哀叹。最后,他们预见到明天可能面临更大的困境,泪水涟涟,不知如何应对米粮丝税的重负。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田园诗。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剑歌行次韵

先辈匣中三尺水,斩蛟曾入吴潭里。

提归未肯策奇勋,轩冕泥涂真戏耳。

鸡林削铁不足比,昆吾百鍊安能齿。

淬花不滢鸊鹈膏,掉箾却敲鸾凤髓。

忆昔破敌如破竹,带霜飞渡桑乾曲。

于今锈涩浑铅刀,不遇何异荆山玉。

惊雷夜作青龙哭,血痕冷剥苔花绿。

野人一见骇心目,到手抚摩看不足。

雪花皎皎明阑干,毛发凛凛肝胆寒。

老军敝将长慨叹,愿欲置诸武库间。

书生无用且挂壁,引杯时接殷勤欢。

天眼太高俗眼顽,锐锷宜许儿曹看。

先生有志不在此,出处每谈徐孺子。

清高厌觅万户侯,笑引江山归画史。

我来四十鬓已斑,学剑学书俱废弛。

五更闻鸡狂欲起,何事英雄心未已。

形式: 古风

南风热

炎风来何狂,似欲吹山倒。

狼籍树底云,散漫屋上草。

赤日炽大炉,泥沙热如炒。

东皋与西陇,禾苗尽枯槁。

形式: 古风

宣和殿画水仙鸲鹆图

玉宇琼楼天窅窅,春融紫禁烟花绕。

龙光摇动五色云,忽觉青蒲生野草。

河图埋没龙马藏,上林桑谷一夜长。

丹穴岂是无凤凰,鸲鹆乃来天子堂。

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

长白山下风萧萧,吹暗沙尘塞天地。

宫中仙子罗衣垂,露倾金盏愁欲悲。

绿烟不开花梦冷,此时颜色非曩时。

转首桑田变沧海,景物凄凉画图在。

江南江北不相知,展卷令人空感慨。

形式: 古风

宣和殿画驴图

海波激撞日月动,琼楼玉宇红云拥。

忠良不顾社稷摇,圣明忘却山河重。

太平将军倦戍边,春风四海且上元。

宣和殿上如市廛,黔驴直到君王前。

黔驴之技止于是,君王用意徒为尔。

转头朔漠边尘围,騕袅骅骝尽羞死。

寒冰朔雪徒步趋,当时客梦知何如?

二百年后看图画,令人感恻长嗟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