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一日南社同人小集

宦海浮沈六十春,归来故里等閒身。

两重黑海风涛恶,一辈青年日月新。

乘兴聊穿灵运屐,科头且脱惠文巾。

我来不尽沧桑感,胜国衣冠少旧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许南英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四月二十一日南社同人小集》。诗中描绘了诗人宦海浮沉六十年后,归乡时的复杂心情与感慨。

首句“宦海浮沈六十春”,以“宦海”比喻官场的波谲云诡,形象地描述了诗人长期在官场中沉浮的经历。“六十春”则强调了时间之长,暗示了其在官场中的漫长生涯。接下来,“归来故里等閒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归乡后的平静心境,与之前官场的忙碌形成对比。

“两重黑海风涛恶,一辈青年日月新”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其中“两重黑海风涛恶”形容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将官场比作“黑海”,风浪险恶,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艰难。“一辈青年日月新”则描绘了归乡后看到的新气象,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社会的变迁与新生。

“乘兴聊穿灵运屐,科头且脱惠文巾”两句,通过具体的行为细节,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归乡生活。诗人穿着古代文人的鞋履,脱下官服,以示对过往官场生活的告别,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最后,“我来不尽沧桑感,胜国衣冠少旧人!”表达了诗人面对故乡与时代变迁的感慨。诗句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变化的忧虑。尤其是“胜国衣冠少旧人”一句,既是对故乡人事更迭的感叹,也是对国家衰败的隐喻,流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归乡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和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梅

孤忠抗节海之滨,香火空山草木新。

独有梅花偏耐冷,枯根不受帝王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感事(其一)

盖世枭雄一讣来,愚而自用及身灾。

重罹红劫颠连甚,又为苍生涕泪哀。

竖子有权倾内阁,替人无恙出瀛台。

当涂汉谶成虚语,公路粗疏是蠢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感事(其二)

问天何事秘奇才,八表阴霾翳不开?

已见操戈争入室,何堪厝火忽燃灰!

生留遗孽如春梦,死有馀辜冷夜台!

草泽国殇拚一战,可怜捲土复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感事(其三)

万里烽烟捲土来,求鱼缘木竟成灾。

奸雄末路多寻死,社稷前途实可哀!

藏蛰龙蛇苏汉畤,失群麋鹿走苏台。

贞元倚伏天难问,何日钟生济世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