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秦虎侯所绘梅花风雪图卷为杨春浦作

雪花历乱扑衣裾,梅花错落逐舟车。

花花姑为逞奇诡,惆怅诗人长道途。

秦子当年发雅兴,斗酒十千踏雪沽。

醉歌高楼拂素纸,诗画赠行行不孤。

海风捲起波涛立,日暮征帆远莫呼。

徘徊歧路归不得,君去越兮我留吴。

况复红羊逢大劫,太息干戈无地无。

东南半壁擎天柱,甬江申江燕幕居。

所赖此心共千里,不愁饥渴害真吾。

男儿破浪长风志,所恃忠信涉江湖。

何以昊天独不吊,不使贤豪老其驱。

后先齐赴玉楼召,空馀翰墨式楷模。

我钦友谊重金石,契结人间道不殊。

既为题卷颜风雪,敢为缀句长欷歔。

多少交情惭管鲍,盍不回头认斯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名为《题秦虎侯所绘梅花风雪图卷为杨春浦作》。诗中描绘了冬日里雪花纷飞、梅花绽放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哲思。

首句“雪花历乱扑衣裾”,以雪花飘落的姿态,勾勒出冬日的寒冷与静谧。接着,“梅花错落逐舟车”则将梅花与行舟、车辆相映成趣,赋予画面动态感,展现出梅花在风雪中的坚韧与美丽。

“花花姑为逞奇诡,惆怅诗人长道途。”这两句借梅花的奇特与诗人行走的漫长,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秦子当年的雅兴与豪情,通过“斗酒十千踏雪沽”、“醉歌高楼拂素纸”等描述,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才情。然而,“海风捲起波涛立,日暮征帆远莫呼”则暗示了人生的离别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

“徘徊歧路归不得,君去越兮我留吴。”这两句直接点明了分别之意,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况复红羊逢大劫,太息干戈无地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反映了战乱年代的苦难与无奈。

“东南半壁擎天柱,甬江申江燕幕居”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繁荣景象,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状的反思。“所赖此心共千里,不愁饥渴害真吾”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最后,“男儿破浪长风志,所恃忠信涉江湖”强调了个人理想与道德信念的重要性。面对“何以昊天独不吊,不使贤豪老其驱”的疑问,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贤能之士的惋惜。全诗以“后先齐赴玉楼召,空馀翰墨式楷模”收尾,既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艺术与友谊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艺术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香亭由东阳寄何氏兰亭本,诗以谢之

熟闻何一白,流传一片石。

石刻晋永和,禊帖留真迹。

当宋南渡时,维扬失不获。

三百有二年,淘井竟觅得。

天许还会稽,婺在会稽域。

我客婺之东,两载欣游历。

烽火几变迁,石已遭分擘。

分石藏四家,家藏倍珍惜。

购之良独难,宝筏回空寂。

何幸高达夫,求不遗馀力。

典裘得青铜,手民给千百。

乡民识好官,开诚表先泽。

我居西湖西,梦寐萦反侧。

忽下朵云来,惠及山中客。

尺幅饱琳琅,银钩兼铁画。

愧非学书人,真本赚萧翼。

白云往复还,不愁江天隔。

愿如金石交,不在数晨夕。

复读所寄书,坐慰如良觌。

世无薛绍彭,赝本从何易。

形式: 古风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其一)

钱唐江一曲,处处栽修竹。

竹林深复深,接入五云麓。

有坞曰云栖,五色云归宿。

赵宋结茅庵,代住高人躅。

前明隆万间,祩宏僧不俗。

坐爱好山林,铸就新语录。

一卷法慧经,年年人熟读。

塔院在其旁,高树盖新绿。

好山有好泉,潺潺听往复。

佳处在此间,逾时看不足。

洗心亭洗心,归路淡无欲。

形式: 古风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其二)

移舟泊江干,晚烟春树团。

同行懒归去,秉烛发高言。

沽酒招舟子,聊慰江上寒。

蓬窗时眺望,波平静不澜。

妓船管弦息,沙岸鸥鹭閒。

此心有法慧,何必谢尘缘。

梦入华虚境,驰驱大道安。

潮声惊夜半,疑是出山泉。

形式: 古风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其三)

山泉说虎跑,游兴晨更豪。

舍舟登彼岸,行行不辞劳。

数里越云岭,泉声何滔滔。

两山夹集树,高际拂凉飙。

三椽铺老屋,山僧先诛茅。

寻胜倚古井,汲泉野火烧。

传闻泉流出,并自李唐朝。

寺僧苦潦渴,神遣二虎淘。

往事莫须问,饮我热已浇。

碑摩东坡字,读之意亦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