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古上人

昔年离别浙河东,多难相逢旧楚宫。

振锡才寻三径草,登船忽挂一帆风。

几程村饭添盂白,何处山花照衲红?

不似投荒憔悴客,沧浪无际问渔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往昔在浙江以东离别后,历经重重困难再次相逢在昔日楚宫。
刚拿起禅杖寻找隐居小径的草丛,登上船忽然就挂起了一帆顺风。
走了几程,村民的白米饭添满了钵盂,哪里的山花映照着僧衣如红云?
我不像那被流放的落魄之人,在这无边的沧浪之水询问渔翁。

注释

昔年:过去的年代。
离别:分开,告别。
浙河东:浙江以东的地方,指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地。
多难:经历很多困难。
相逢:相遇,重逢。
旧楚宫:曾经的楚地宫殿,代指故地。
振锡:振动禅杖上的锡环,指行走时的动作,此处象征僧人出行。
才寻:刚刚寻找。
三径草:引自陶渊明的典故,指归隐的小路。
登船:上船。
忽挂:忽然升起。
一帆风:满帆的风,比喻旅途顺利。
几程:几段路程。
村饭:乡村中的饭食。
添盂白:添满钵盂的白米饭,形容受到村民的热情款待。
何处:哪里。
山花:山间的野花。
照衲红:映照着僧衣(衲衣)的红色,形容山花之艳丽。
不似:不像。
投荒:被流放到荒远之地。
憔悴客:形容身心疲惫、困顿的流浪者。
沧浪:指江水或广阔无垠的水域。
无际:没有边际。
问渔翁:向渔翁打听,也含有寻求人生哲理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与怀旧的氛围,通过对昔日景象的回忆和当下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或知己分离后的不舍和深沉的情谊。

“昔年离别浙河东”一句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浙河东是古代的地名,这里代表着过去的某个时刻和空间。接着,“多难相逢旧楚宫”则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旧楚宫可能是两位朋友曾经共同游历或居住的地方,而“多难相逢”则显示出诗人对于重逢旧地旧友的渴望与不易。

“振锡才寻三径草,登船忽挂一帆风。”这里,“振锡”可能指的是准备启程,而“三径草”则是隐居之士常用来比喻其清贫生活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即将踏上旅途的心境,准备离开旧地,去寻找新的生活或心灵的栖息之所。

“几程村饭添盂白,何处山花照衲红?”这两句则是对旅途中景色的描绘,“几程”意味着行程不长,而“村饭添盂白”则可能指的是简单的农家食物,给人以温馨之感。同时,“何处山花照衲红”又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问,其中“衲红”是衣襟上沾染的花瓣,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山花盛开的情景。

最后,“不似投荒憔悴客,沧浪无际问渔翁。”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自己与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不同,他的心境更为沉郁和深远。这里的“沧浪”指的是广阔的水面,“无际”则是没有边际的意思,表达了一种广大无垠的自然景象。而“问渔翁”则可能是一种比喻,诗人希望通过询问行走在这片广阔水面的渔翁,来寻找内心的安宁与解答。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旧友旧地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送策上人

昨来非有意,今去亦无心。

阙下抛新院,江南指旧林。

瓶添新涧绿,笠卸晚峰阴。

八字如相许,终辞尺组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僧归日本国

沧溟分故国,渺渺泛杯归。

天尽终期到,人生此别稀。

无风亦骇浪,未午已斜晖。

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僧归破山寺

万里指吴山,高秋杖锡还。

别来双阙老,归去片云闲。

师在有无外,我婴尘土间。

居然本相别,不要惨离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僧南游

战鼙鸣未已,瓶屦抵何乡。

偶别尘中易,贪归物外忙。

后蝉抛鄠杜,先雁下潇湘。

不得从师去,殷勤谢草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