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帘听.夏夜大雨

正喜漏沉宵静,陡送繁声到。琤瑽不是先时小。

是骤雨跳珠,怒号万窍。织女恼。把银河、半空倾倒。

风声暴。雷声旋绕。蝶梦惊回悄。桃笙竹簟寒生峭。

有老妻关切,隔房先报。夜凉了。须斟酒、罗衾添好。

形式: 词牌: 隔帘听

鉴赏

这首《隔帘听·夏夜大雨》描绘了夏日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声、风声、雷声交织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这场雨的独特感受。

“正喜漏沉宵静”,开篇即点出夜深人静的美好时光,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陡送繁声到”,转折处,一阵密集的雨声打破了宁静,引人入胜。接下来,“琤瑽不是先时小。是骤雨跳珠,怒号万窍。”这里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雨声比作跳跃的珍珠,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落地时的清脆声响,同时“怒号万窍”则生动地表现了风雨交加的气势。

“织女恼。把银河、半空倾倒。”这一句将织女与银河联系起来,赋予了雨夜以浪漫色彩,仿佛织女在天空中倾倒了银河,为人间带来了一场壮观的雨。接着,“风声暴。雷声旋绕。”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氛围,风声狂暴,雷声环绕,营造了一种紧张而震撼的场景。

“蝶梦惊回悄。”蝴蝶的梦境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惊醒,寂静中透露出一丝不安。接下来,“桃笙竹簟寒生峭。”桃笙和竹席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寒冷,暗示了环境的突然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细腻感受。

最后,“有老妻关切,隔房先报。夜凉了。须斟酒、罗衾添好。”在这场大雨中,老妻的关切之情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了雨夜的寒冷。她提前告知了丈夫,夜已凉,需要添酒暖身,盖上更厚的被子。这一细节体现了家庭间的温馨与关怀,也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细节的重视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夏夜大雨的壮美与诗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长寿仙.寿竹樵方伯六十

七载旬宣。是坐镇苏台,诗酒神仙。

绮筵飞玉盏,正永昼如年。却好松凉夏健。

紫薇仙署棕榈馆。

旧雨客来,愿年年此日,共醉花前。记否崎岖兵间。

似慷慨王章,辛勤陶侃。喜今蔗境甜,又翠窗朱轩。

管领莺花茂苑。乍交庚伏炎犹浅。

一阕小词,侑瑶觞、也算唱和诗篇。

形式: 词牌: 长寿仙

诉衷情.七夕和竹樵翁二首(其一)

晴窗赋罢曝衣篇。瓜果又开筵。

玉阶再拜牛女,能否降云軿。将彩缕,月中穿。

望远天。不知天巧,付与鸳针,送到谁边。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七夕和竹樵翁二首(其二)

天孙笑语谢人间。吹落碧云端。

怪他世上儿女,何事太缠绵。陈玉盒,捧金盘。

露华寒。不如收拾,我替安排,富贵神仙。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玉京秋(其一)秋声

良夜寂。无端送幽信,做成萧瑟。

不是哀弦,亦非脆管,凄凉无匹。

倾耳纱窗未已,短篱边、添个寒蟀。等闲觅。

此声何处,似南仍北。我本悲秋词客。

怎禁他、啾啾唧唧。冷梦催醒,微吟凄断,愁来无迹。

水咽云寒,只一夜、能使愁人头白。红闺夕。

休更琼楼吹笛。

形式: 词牌: 玉京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