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不可传,貌不可绘。冷坐深云,虎视百怪。
源远流长灭正宗,不比瞎驴趁大队。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高僧的形象。"道不可传,貌不可绘",暗示了这位首座的智慧和超凡,无法用言语或外在形象完全表达。"冷坐深云"描绘他独自静修,身处深山云雾之中,显得孤独而神秘。"虎视百怪"则象征他的洞察力锐利,能看透世间万象,不受迷惑。
"源远流长灭正宗,不比瞎驴趁大队"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与众不同,他的修行之道源于深远的传统,但又不拘泥于形式,不同于盲目随从的大流。这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独特理解和坚守,以及对世俗观念的独立判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赞扬了妙源首座的智慧、内敛和独特性,展现出他的禅修境界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奋劈胸拳,捞摸虚空骨髓。
开活入眼,瞎却自己顶门。
从兹海涌峰危,是谓东山正续。
三观互融显其机,十门不二荡其迹。
如月印水兮光入其微,如春在花兮香袭其裓。
是谓教庠之英,北峰之嫡。
描邈将来不如伊,从教大地无人识。
面目严冷,狠气如云。撺掇翁木大,颠倒上树。
品藻果骂天,见地不亲。
咬牙啮齿,走石飞尘,鹫峰别有劫壶春。
以梵夹,对净瓶。一字不挂眼,常转如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