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图像说四首(其一)安炉图

撑天柱地太模糊,谁为安名号玉炉?

曾向此中经锻炼,出无入有尽由渠。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以“金丹图像说四首(其一)安炉图”为题,作者是元代的李道纯。诗中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的手法,探讨了道家炼丹术中的核心概念——“安炉”。诗的第一句“撑天柱地太模糊”,以“撑天柱地”比喻道家炼丹术中构建宇宙秩序的过程,而“太模糊”则暗示了这一过程的神秘与难以言传。接下来的“谁为安名号玉炉?”一句,直接点出了炼丹术中的关键步骤——安放炼丹的容器,即“玉炉”,并提出了疑问,引人深思。

“曾向此中经锻炼,出无入有尽由渠。”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炼丹术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在的修炼和外在的实践,将无形转化为有形,将空无转化为充实。这里的“出无入有”形象地描绘了炼丹过程中物质形态的变化,而“尽由渠”则强调了这一过程的自主性和内在性,即一切变化皆由修炼者自身主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道家炼丹术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作者对宇宙秩序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通过象征性的语言,诗人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日常经验的神秘世界,探索内在与外在、无形与有形之间的转化之道。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金丹图像说四首(其二)立鼎图

不无不有不当中,外面虚无里面空。

决烈丈夫掀到看,元来那个本来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金丹图像说四首(其三)还丹图

威音那畔本来明,昧了皆因着幻形。

若向丹中拈得出,圆陀陀地至虚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金丹图像说四首(其四)返本图

道本无为法自然,圣人立象假名圈。

平常日用全彰露,打破方知象帝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原道歌

玄流若也透玄关,蹑景登真果不难。

只是星儿孔窍子,迷人如隔万重山。

世间纵有金丹客,太半泥文并着物。

虽然苦志教门中,却似痴猫守空窟。

或将金石为丹母,或云口鼻为玄牝。

或云心肾为坎离,或云精血为奇偶。

劳形苦体费精神,妙本支离道不伸。

直待灵源都丧尽,尚犹执着不回身。

人人自有长生药,道法法人人不肖。

浮华乱目孰回光,薄雾牵情谁返照?

我观颍川野云翁,奇哉道释俱贯通。

玉锁金枷齐解脱,急流勇退慕玄风。

我今得见知音友,故把天机都泄漏。

坎水中间一点金,急须取向离中辏。

一句道心话与贤,从今不必乱钻研。

九夏但观龙取水,明明天意露真诠。

会得此机知采药,地雷震处鼓橐籥。

霎时云雨大滂沱,万气咸臻真快乐。

水中取得玉蟾蜍,送入悬胎鼎内储。

进火退符功力到,无中生有结玄珠。

获得玄珠未是妙,调神温养犹深奥。

铅要走而汞要飞,水怕寒兮火怕燥。

火周须要识持盈,静定三元大宝成。

迸破顶门神蜕也,与君同步谒三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