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光裔

客里相逢意味投,自怜无地可依刘。

及民不问官高下,奉檄难从我去留。

春事已随流水逝,湖光未卜几时游。

悠悠千里共明月,别后相思付倚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伯淳所作的《送刘光裔》。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刘光裔在异乡相遇,情感深厚,却因现实原因难以相伴的无奈与感慨。

首联“客里相逢意味投,自怜无地可依刘。”描绘了两人在异乡相遇的情景,彼此心意相通,但又感叹于自己无法为对方提供依靠的困境。颔联“及民不问官高下,奉檄难从我去留。”进一步说明了两人关系超越了身份地位,即使面临公务的约束,也难以决定是否同行,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颈联“春事已随流水逝,湖光未卜几时游。”表达了时光易逝,春景不再,而未来的相聚何时才能实现的忧虑。尾联“悠悠千里共明月,别后相思付倚楼。”则以明月为喻,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千里,心中仍能共享同一轮明月,以此表达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友情、自由和未来的深切思考。

收录诗词(77)

张伯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怀玉

倚门白发望悠悠,全璧言归古冀州。

喜色不缘毛义檄,壮心欲效子长游。

几年湖海滋吟笔,万里风霜入敝裘。

临别莫为儿女语,琴书满载更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王耕存使日本

要将谈笑息兵端,此举能为世所难。

数日南风传号令,一时东海识衣冠。

人言苏武持旄去,我作康功买磬看。

名遂愿公身早退,送行不特劝加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杨坟

为求閒旷访云林,触目□□都上心。

涧水似鸣千古恨,墓门空锁一庭阴。

穹碑短碣摩挲久,旧草寒烟感慨深。

青眼主人山共碧,杖藜何日重登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呈田副使移治平江

三年心事付西湖,门外游尘一点无。

已报紫泥来北阙,暂移翠节过东吴。

城狐胆落秋霜凛,枝鹊情深夜月孤。

歌罢《阳关》重回首,澹云斜照落平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