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杳蔼随龙节,萦纡历宝山。
琉璃开净界,薜荔启禅关。
煮茗石泉上,清吟云壑间。
峰端生片雨,稍促画轮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游历缑山子晋祠会善寺的场景。"杳蔼随龙节"暗示了节日的气氛和神秘的龙腾景象,"萦纡历宝山"则写出山路曲折,如行走在宝石镶嵌的山峦之间。"琉璃开净界"运用比喻,形容寺庙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开启了一片洁净的佛门世界。"薜荔启禅关"进一步描绘出寺墙边薜荔植物的生机,象征着智慧之门的开启。
诗人在此享受着石泉烹茶的宁静时光,"煮茗石泉上",并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中吟咏诗句,"清吟云壑间",展现出文人墨客的雅趣。最后两句"峰端生片雨,稍促画轮还",写山峰之上忽然飘来一片雨滴,仿佛催促诗人结束这次游历,返回世俗的车轮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禅意的深深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我与二三骑,争驰孤戍旁。
逐麋逢野寺,息马据胡床。
鹰想支公好,人思灞上狂。
归来何薄暮,烟火照溪光。
风毛随校腊,浩浩古原沙。
寒入弓声健,阴藏兔径赊。
马头迷玉勒,鹰背落梅花。
少壮心空在,悠然感岁华。
汲井辘轳鸣,寒泉碧瓮盛。
欲为三伏美,方俟十旬清。
梦忆黄公舍,徒闻韦氏名。
熟时梅杏小,独饮效渊明。
南冈深竹养,下有鹧鸪鸣。
破腊初挑箘,誇新欲比琼。
荐盘香更美,案酒味偏清。
马援当时见,曾将禹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