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曲

兰缸如昼晓不眠,玉堂夜起沈香烟。

青娥一行十二仙,欲笑不笑桃花然。

碧窗弄娇梳洗晚,户外不知银汉转。

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

形式: 古风

翻译

兰花灯下夜不能寐,玉堂中深夜燃沉香。
清秀女子如仙子群,似笑非笑带桃色。
绿窗边女子娇俏梳妆,户外星河流转却不知。
被郎君责怪,罚以琉璃杯,酒醉后肌肤泛红如玉般柔软。

注释

兰缸:兰花灯。
昼晓:白天。
不眠:无法入睡。
玉堂:华丽的厅堂。
沈香烟:沉香烟雾。
青娥:美貌女子。
一行十二仙:一群仙女般的清秀。
桃花然:像桃花般娇艳。
碧窗:绿色窗户。
弄娇:娇媚地打扮。
梳洗晚:晚上梳妆打扮。
银汉:银河。
转:转动,这里指星河移动。
郎:丈夫,郎君。
嗔罚:责怪并惩罚。
琉璃盏:琉璃杯。
四肢:全身。
红玉软:皮肤红润如玉般柔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晚的宴会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兰缸如昼晓不眠”一句,设定了整个夜晚未眠的氛围,兰缸可能是指一个装饰华丽的容器,它在这里象征着主人或女主角色的清醒与警觉。

接下来的“玉堂夜起沈香烟”,则描写了宴会所在地——玉堂,在深夜时分散发出沈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氛围。这里的“沈香”可能是指一种高档的香料,或许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第三句“青娥一行十二仙”,通过对女性(青娥)的描绘和十二位仙女的出现,展示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这里的“青娥”可能是对女子的一种称呼,而“十二仙”则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紧接着,“欲笑不笑桃花然”一句,则透露出一种微妙的情绪变化,仿佛女主人想要笑,但又忍住了,那种笑意犹豫,就像春日里盛开的桃花一样美好而含蓄。

“碧窗弄娇梳洗晚”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女性在夜晚梳理头发的情景,通过对窗户(碧窗)的描绘增添了一抹宁静与私密感。

“户外不知银汉转”则是从室内望向户外,反映了宴会参与者对时间流逝的无知。这里的“银汉”指的是夜空中的银河,用以比喻时间的流动。

接下来的“被郎嗔罚琉璃盏”一句,通过提及“琉璃盏”,可能是暗示宴会上的灯具,也许是在描述某种惩罚或玩笑式的责备。这里的“郎”通常指的是年轻男子,这里可能是对男主人的一种称呼。

最后,“酒入四肢红玉软”则描写了宴会上饮酒的情景,“酒入四肢”形容酒精在体内流动带来的醉意,而“红玉软”则可能是在描述因醉酒而变得柔和的肌肤,或是对女性肌肤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深刻理解与丰富想象。

收录诗词(211)

施肩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字:希圣
  • 号:东斋
  • 籍贯: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
  • 生卒年:780-861

相关古诗词

夜愁曲

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

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杂曲歌辞(其二)定情乐

感郎双条脱,新破八幅绡。

不惜榆荚钱,买人金步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玩友人庭竹

曾去玄洲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形式: 七言绝句

玩新桃花

几叹红桃开未得,忽惊造化新装饰。

一种同沾荣盛时,偏荷清光借颜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