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城中的贵公子乘坐装饰华丽的马车,出门为沈东阳送别。
九月的寒露已变得洁白,边关的草木也染上了秋日的黄色。
在齐地的歌声中感受到美妙,鲁地的美酒更是醇香无比。
喝醉后挥鞭启程,前方梅山的道路还很长。

注释

金络骑:形容马车装饰华丽,驾车者身份高贵。
沈东阳:可能是送别的对象,具体人物未详。
寒露白:秋季天气转凉,露水结成霜,显得洁白。
六关:泛指边关,古代有六个重要的关隘。
齐讴:齐地的歌谣,可能指当地特色音乐。
鲁酒:鲁地(今山东)产的酒,以酒质闻名。
梅山:地名,可能指具体的山脉或路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人物行动的简洁叙述,表达了送别之情。首句“城中金络骑”设定了场景,官员乘坐着装饰华丽的马匹,在城市中行进;紧接着,“出饯沈东阳”则透露了离别的方向,是从富饶繁华的地方前往更加荒凉之地。

接下来的“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深秋的萧瑟气息和行者心中的凄凉。九月时节,夜晚的露水已经很冷,地面上的露珠如同白色的珍珠散布,而六关之草则已转为秋黄色,映衬出一片萧瑟。

“齐讴听处妙”表明在某种场合下,诗人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感受和欣赏。这位官员或许是喜欢音乐的人,对于他来说,美好的音乐如同心灵的一股清泉。紧接着,“鲁酒把来香”则描绘了一幕宴席上的景象,主人举杯相送,酒香扑鼻,但这酒香与离别的苦涩交织在一起。

最后两句“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则表达了诗人在分别之后,借酒浇愁的心境。官员在宴席上饮得酩酣大醉,随后策马离去,但他心中对于这次别离的不舍与惆怅,却如同梅山之路般漫长而难以释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行动的情感渲染,展现了古人送别时的哀伤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朋友离去的不舍心情。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龙兴寺澹师房

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

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张逸人园林

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

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

春深黄口传窥树,雨后青苔散点墙。

更道小山宜助赏,呼儿舒簟醉岩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苏许公林亭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

客舍苔生处,依依又赋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