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次答顾天石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顾天石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
首联“第二泉清接慧山,曾烹僧茗慰愁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第二泉水边相聚的情景,泉水清澈,仿佛能洗涤心灵的愁苦。他们以僧人泡制的茶水相慰藉,表达了友情的温暖与慰藉。
颔联“旧游似我他生事,新句逢君五岭间”则通过回忆与展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遇的期待。诗人将与友人的相聚比作前世的约定,即使在遥远的五岭之间也能通过诗歌再次相遇,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诗歌艺术的共同追求。
颈联“老去渐防风括括,春来长是雨潺潺”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逐渐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岁月的无情。老去的岁月里,风声呼啸,春日里总是伴随着绵绵细雨,象征着人生的风雨与不易。
尾联“不缘蜡屐能相过,蛛网柴门只自关”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渴望与期待。如果不是因为友人能够前来,诗人只能独自面对封闭的柴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