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画虎图

阴山健儿鞭鞚急,走势能追北风及。

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回旗倒戟四边动,抽矢当前放蹄入。

爪牙蹭蹬不得施,碛上流丹看来湿。

胡天朔漠杀气高,烟云万里埋弓刀。

穹庐无工可貌此,汉使自解丹青包。

堂上绢素开欲裂,一见犹能动毛发。

低徊使我思古人,此地抟兵走戎羯。

禽逃兽遁亦萧然,岂若封疆今晏眠。

契丹弋猎汉耕作,飞将自老南山边,还能射虎随少年。

形式: 古风

翻译

阴山勇士策马疾驰,速度能追上北风。
一匹猛虎在马前跃出,白羽箭如人般直立。
旗帜回转,戟刃翻动,四周震动,箭矢向前,马蹄狂奔。
猛兽无法施展威力,战场上血红的沙砾仿佛被染湿。
胡天的寒漠充满肃杀,万里烟云掩埋了兵器。
这样的壮丽景象,穹庐难以描绘,唯有汉使能以丹青记录。
厅堂上的画作几乎要裂开,一看就令人震撼。
这让我想起古人,这里曾是战场,对抗敌虏。
鸟兽逃窜,一片荒凉,如今边境安宁,人人安眠。
契丹人在狩猎,汉人在此耕耘,老将仍能在南山射虎,陪伴年轻人。

注释

健儿:勇士。
鞭鞚:马鞭。
北风:比喻速度极快。
逶迤:形容猛虎跳跃。
白羽:指箭簇。
流丹:鲜血染红的沙子。
朔漠:北方沙漠。
穹庐:指游牧民族的帐篷。
丹青:绘画。
绢素:丝织品,此处指画布。
禽逃兽遁:鸟兽逃散。
弋猎:狩猎。
飞将:勇猛的将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马和猎狩场景,展现了北方草原的粗犷与壮丽。开篇“阴山健儿鞭鞚急,走势能追北风及”迅速勾勒出一位骑士在阴山下驰骋的画面,他们的马匹强健,有着不凡的速度,甚至能够追上呼啸而过的北风。紧接着,“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则描绘了一只老虎在马匹之前出现,白色的羽箭如同横空出世般穿梭其间,这是一个充满力量与危险的瞬间。

诗中,“回旗倒戟四边动,抽矢当前放蹄入”展示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旗帜翻飞,兵器交错,箭矢如雨,战马践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爪牙蹭蹬不得施,碛上流丹看来湿”则描写了虎与猎狩之间的生死搏斗,那被划伤的皮肤渗出的血液在冰冷的岩石上凝结成红色的痕迹。

“胡天朔漠杀气高,烟云万里埋弓刀”一句则转而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北方草原,那浓厚的杀意与战争的氛围被比喻为如同覆盖在无尽的烟云之下。紧接着,“穹庐无工可貌此,汉使自解丹青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赞赏,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联想。

最后,“堂上绢素开欲裂,一见犹能动毛发。低徊使我思古人,此地抟兵走戎羯”一段,则是诗人站在堂上,面对着这幅画作,不禁感慨万千,对那古代的战士们充满敬意。而“禽逃兽遁亦萧然,岂若封疆今晏眠。契丹弋猎汉耕作,飞将自老南山边,還能射虎随少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与今日安逸生活的比较,以及对那些仍旧保持着勇武精神的人们的赞叹。

整首诗语言雄健,意象丰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对历史、军事和自然景观深刻的感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阴漫漫行

愁云怒风相追逐,青山灭没沧江覆。

少留灯火就空床,更听波涛围野屋。

忆昨踏雪度长安,夜宿木瘤还苦寒。

谁云当春便妍暖,十日九八阴漫漫。

形式: 古风

两山间

自予营北渚,数至两山间。

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

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

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

祗应身后冢,亦是眼中山。

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形式: 古风

两马齿俱壮

两马齿俱壮,自骄千里材。

生姿何轩轩,或是龙之媒。

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

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

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

奔岂欲野龁,久羁羡驽骀。

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

问之不能言,使我心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估玉

潼关西山古蓝田,有气郁郁高拄天。

雄虹雌霓相结缠,昼夜不散非云烟。

秦人挟斤上其巅,视气所出深镵镌。

得物盈尺方且坚,以斤试叩声泠然。

持归市上求百钱,人皆疑嗟莫爱怜。

大梁老估闻不眠,操金喜取走蹁跹。

深藏牢包三十年,光怪邻里惊相传,欲献天子无由缘。

朝廷昨日钟鼓县,呼工琢圭寘神筵。

玉材细琐不中权,贾孙抱物诏使前。

红罗复叠帕紫毡,发视绀碧光属联。

诏问与价当几千,众工让口无敢先。

嗟我岂识真与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