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姑

几年山里住,已作绿毛身。

护气常稀语,存思自见神。

养龟同不食,留药任生尘。

要问西王母,仙中第几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山里居住多年,已经修炼得如同绿毛龟一般。
为了保护气息,他很少开口说话,静心冥想能见到神明。
像养护龟一样,他连食物都不吃,任由药材堆积蒙尘。
想要询问西王母,他在仙人中排名是第几位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在山里居住多年,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化作了林间的精灵。他的言语含蓄,不轻易表露内心的情感,只有内心深处的神思自在流转。

诗中“养龟同不食”一句,通过隐逸者对龟的养育和不食其肉的行为,表现了他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珍视,以及超脱世俗饮食之念的高洁情操。同时,这也象征着他已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足与超然。

“留药任生尘”则暗示隐逸者对于天地间草木之灵、药材之效用持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任由它们在大自然中生长、繁衍,不加人为干预,也反映出他对宇宙万物的一种敬畏与和谐共生的心境。

最后一句“要问西王母,仙中第几人”,则是隐逸者对于自己在仙界中的地位有一种自信而又带有玩味的提问。西王母,道教传说中主管灵芝之神,是长生不老、掌握仙药的女神。在这里,隐逸者似乎在询问自己在追求永生与精神境界方面,已达到了何种程度,是否已经跻身于仙人的行列。这一提问,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极限的探索,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心灵渴望。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书怀

自小信成疏懒性,人间事事总无功。

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

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

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书怀寄元郎中

转觉人间无气味,常因身外省因缘。

经过独爱游山客,计校唯求买药钱。

重作学官闲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吟君钓客词中说,便欲南归榜小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书怀寄王秘书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

祗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

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太白老人

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

暗修黄箓无人见,深种胡麻共犬行。

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