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僧房景象,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石屋晚烟生",设定了一个时间和环境背景,暮色渐深,烟雾在石屋间缭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紧接着"松窗铁碾声",通过对比鲜明的声音——松叶轻拂之声与铁制门扉开合时的沉重声音——进一步强化了僧房内外环境的宁静与孤寂。
诗人随后写到"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表达了一种招待远来的客人的情景,这些客人可能是同道中人,或许也是一般游子。他们在这里共同讨论着某位高僧的名字,显得既亲切又神秘。
接下来的"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则更深入地探索了内心世界。在这个环境中,即便是诗歌也可能被打断,灵感如同魔障一般而来。同时,这里还有对香气的描写,它似乎在寻找着那些浅淡的、即将消逝的思绪。
最后两句"春风霅川上,忆傍绿丛行"则又回到了外部景色。春风轻拂过河流之上,诗人心中却浮现出曾与朋友们在绿意盎然的丛林间漫步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房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示了诗人对禅宗文化和自然之美的深切体悟。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不放生纤草,从教遍绿苔。
还防长者至,未著牡丹栽。
蛱蝶空飞过,鹡鸰时下来。
南邻折芳子,到此寂寥回。
九月将欲尽,幽丛始绽芳。
都缘含正气,不是背重阳。
采去蜂声远,寻来蝶路长。
王孙归未晚,犹得泛金觞。
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
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
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
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
刚有峨嵋念,秋来锡欲飞。
会抛湘寺去,便逐蜀帆归。
难世堪言善,闲人合见机。
殷勤别诸友,莫厌楚江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