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茅斋坚坐日日雨,竹杖长閒处处苔。
半面不曾梅别去,四愁无奈草生来。
好山能费几两屐,胜日须倾三百杯。
说与海棠毋造次,不论蚤晚待晴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 сид在茅草屋中,连日降雨,竹杖常被苔藓所占据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梅花别去的无奈,以及四面都是忧愁,而只能眼看着野草生长。
"好山能费几两屐"一句,展示了诗人对美好山色的向往,但又表现出一种无力感,只能通过饮酒来暂时逃避现实。"胜日须倾三百杯"则是诗人借酒浇愁的写照。
最后,诗人似乎在与海棠(一种植物)对话,不去计较蚤晚,而是期待着晴朗天气的到来。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期待,更像是诗人内心对于未来某种希望的寄托。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篱落花无赖,春寒手自治。
但留根本在,终有发生时。
雨露曾何择,山林未易移。
吾知勤抱瓮,一任化工为。
黄冠野服随孤鹤,竹径松冈共往还。
不肯避人当道笋,相看如客对门山。
穷居作计未为左,造物于吾本不悭。
径扫石床供昼寝,自怜诗骨尚坚顽。
上七日为人,云蒸涧壑春。
入山从此始,得句不知贫。
宿雨行泉脉,归禽隐树身。
无人闲似我,野荠共时新。
发兴在丘林,其如老见寻。
身馀持蟹手,脚负看山心。
秋色苍厓暝,晓篱黄叶深。
惟应负苓者,来往古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