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客至不赴郡会次范君武韵

经岁相期尽赏心,虚堂有客阻趋尘。

登楼君似庾老子,挟策我为臧丈人。

清据胡床兴不浅,来寻奇字夜相亲。

莫言糟粕无佳味,未许桓公愧斲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每年我们都期待着相聚畅谈,但如今空荡的厅堂中客人阻碍了我们摆脱俗务。
你登上楼阁就像庾亮那样风雅,我手持书籍犹如臧洪一般求知若渴。
坐在胡床上,清谈的兴致浓厚,夜晚我们寻找罕见的字迹,彼此更加亲近。
别说我所学只是残羹剩饭没有价值,至少我不像桓公那样因才华不足而感到惭愧。

注释

经岁:每年。
相期:期待。
尽赏心:尽情畅谈。
虚堂:空荡的厅堂。
阻趋尘:阻碍摆脱俗务。
登楼:登上楼阁。
君似:你像。
庾老子:庾亮(东晋名士)。
挟策:手持书籍。
臧丈人:臧洪(东汉学者)。
清据:清谈时。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
兴不浅:兴致浓厚。
奇字:罕见的字迹。
亲:亲近。
糟粕:残羹剩饭,比喻学问肤浅。
佳味:价值。
未许:不让我。
桓公:桓温(东晋将领,有才华但自视甚高)。
愧斲轮:愧对擅长制作车轮的人,比喻才华不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名为《中秋客至不赴郡会次范君武韵》。从这短暂的五言绝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中秋节这一特定时刻的心情与态度。

"经岁相期尽赏心,虚堂有客阻趋尘。" 这两句描绘了中秋佳节之际,人们相聚共饮、赏月的美好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份团圆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登楼君似庾老子,挟策我为臧丈人。" 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代文学家庾信和臧否来形容诗人与友人的情谊和雅致,表达了他们在月下共赏的高雅气质。

"清据胡床兴不浅,来寻奇字夜相亲。" 这两句则描写了朋友间的情深意浓,以及他们对文学、书法等艺术形式的共同热爱与追求。

"莫言糟粕无佳味,未许桓公愧斲轮。" 最后两句通过否定“糟粕”(指不完美或次品的事物)没有好滋味,并以古代名相桓玄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艺术追求的严苛标准和内心的自谦。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在中秋佳节与友人共度时,既有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也有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通过这些细腻的情感表达,李复展现了自己在文学上高洁的品味和不懈追求完美的态度。这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予昔为河东漕属吏部郎中吕得和出总漕计与予情均兄弟后开府荆渚惠书有人生难得相知之语予后官守镇京兆闻吕之讣因发箧得旧诗感而作此

三年发箧墨犹新,踪迹虽疏意更亲。

云雾渚宫迷远梦,兵戈青海困飞尘。

飘零剑外参谋客,怆恻山阳感旧人。

今古交情如覆水,为君涕泪洒新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云岩

径转随高下,攲危乱石中。

寒岩朝起雾,空谷夜生风。

疏竹连残屋,惊麇逐断蓬。

求栖问茅舍,非浅爱田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分按洛西诸邑登山出永宁西望晚宿韶山寺

双旌明灭转委蛇,行遍秋山意若何。

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

崤陵东尽开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

欲举因缘寻只履,夜深随雨到岩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天竺僧金总持

金轮风火转无涯,震旦观光渡海沙。

八万言诠归贝叶,三千世界聚莲花。

有缘禽鸟来波第,随喜天人尽木叉。

今古少林风月在,闭门常御白牛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