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哉行五首(其五)

可汗奉亲诏,今月归燕山。

忽如乱刀剑,搅妾心肠间。

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

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

汉月割妾心,胡风凋妾颜。

去去断绝魂,叫天天不闻。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可汗遵从皇上的命令,这个月要返回燕山。
忽然像纷乱的刀剑,刺痛我内心深处。
出门遥望北方的荒野,遥远的玉门关在眼前。
活着的人却面临生死离别,离去后何时能再回来。
汉地的月光切割着我的思念,胡地的风吹皱了我的容颜。
离别越来越远,呼唤苍天却听不到回应。

注释

可汗:古代对君主的尊称。
奉亲诏:遵从亲人(一般指皇帝)的命令。
乱刀剑:比喻突发的变故或强烈的情绪冲击。
北荒:北方的荒凉之地。
玉门关:古代边关名,象征远方。
生人为死别:活着的人面临与亲人永别的痛苦。
汉月:借指故乡或亲人。
胡风:指异域的风,可能暗示环境的艰苦。
断绝魂:形容心情悲痛到极点。
叫天天不闻:呼天天不应,表达绝望无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面对亲人长期离别的痛苦中所产生的情感波动。首句"可汗奉亲诏,今月归燕山"表明丈夫因国家任务将返回边塞之地燕山,这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危险的地方。紧接着"忽如乱刀剑,搅妾心肠间"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仿佛刀剑交加,搅扰她的心肺。

"出户望北荒,迢迢玉门关"中,她站在门外向北方远处的边塞望去,心想着那遥远的地方,玉门关成了丈夫行军之地的象征。这里也透露出女子对丈夫长期离别的无尽思念和担忧。

"生人为死别,有去无时还"则表达了她面临生的离别,感到就像死亡一般痛苦,而且这次离别没有确定的回归时间,更增添了她的哀伤与不舍。"汉月割妾心,胡风凋妾颜"中,她将内心的痛楚比喻为被汉月(可能指代边塞之地)割裂,并且在外来的胡风(这里的“胡”有异族、边疆之意)下,她的容颜也随之憔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最后"去去断绝魂,叫天天不闻"则是她在丈夫离别时发出的哀求与叹息,仿佛她的灵魂随着他的步伐而远去,而她向天空所发出的一切呼唤,都被无情的苍穹所吞没,没有回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妇女在战争与离别中的哀艳之美,是一首集悲凉、思念与恐惧于一体的杰出作品。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送李参军

好住好住王司户,珍重珍重李参军。

一东一西如别鹤,一南一北似浮云。

月照疏林千片影,风吹寒水万里纹。

别易会难今古事,非是余今独与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僧法和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晓次荆江

孤舟大江水,水涉无昏曙。

雨暗迷津时,云生望乡处。

渔翁闲自乐,樵客纷多虑。

秋色湖上山,归心日边树。

徒称竹箭美,未得枫林趣。

向夕垂钓还,吾从落潮去。

形式: 古风

湖南雪中留别

草草还草草,湖东别离早。

何处愁杀人,归鞍雪中道。

出门迷辙迹,云水白浩浩。

明日武陵西,相思鬓堪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