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情

负郭有田在,年年长废耕。

欲磨秋镜净,恐见白头生。

未作一旬别,已过千里程。

不知书与剑,十载两无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城边虽有田地在,却年年荒废不耕耘。
想磨亮镜子照一照,又怕看见头上白发新。
离别不过短短十天,却似已跨越千里路程。
十年光阴匆匆过,书本与剑术,一样未成气候。

注释

负郭:靠近外城的地方,指城边。
有田在:拥有田地。
年年:每年,常年。
废耕:荒废,没有耕种。
欲磨:想要磨光。
秋镜:比喻明镜,此处可能指铜镜,古人常于秋日磨镜以备冬用。
净:干净,明亮。
白头生:长出白发,指年老。
未作:还没经过。
一旬:十天。
别:离别。
已过:已经过去。
千里程:形容行程遥远。
不知:不知道,未曾想到。
书与剑:读书与习武,代表文治武功。
十载:十年。
两无成:都没有成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于自己耕耘学问和磨练武艺两方面皆未有所成就的感慨。开篇“负郭有田在,年年长废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拥有而又荒废的土地感到懊悔,这里的“田”可以比喻为学问和才华,而“废耕”则是未能好好修习和发展。接着“欲磨秋镜净,恐见白头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忧虑,“磨镜”象征着对知识不断追求的渴望,而“白头生”则是对年华老去的无奈。

中间两句“未作一旬别,已过千里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游历四方、离家远行的经历,以及在这过程中的孤独和不易。最后两句“不知书与剑,十载两无成”则是诗人对自己在学问(书)和武艺(剑)两方面皆未有所成就的自我反省。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于知识、才华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

于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友人亭松

俛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

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

何处有明月,访君听远风。

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天南怀故人

独行千里尘,轧轧转征轮。

一别已多日,总看成老人。

洞庭雪不下,故国草应春。

三月烟波暖,南风生绿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长安逢隐者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

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

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

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寻山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

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

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