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翻译

不要认为琼花淡雅素装,谁又和素白的神仙衣服相似呢。是那样的清新幽静,自然是风姿摇曳,仪态优美,不要靠近东边的墙垣。
梅花的颜色风姿是上天的恩赐,都带着一些孤寂冷落。可怜漫漫的长夜,花在月光相伴下耐寒而艳丽,稀疏的梅花花影散落在窗前。

注释

澹妆:一作“淡妆”。
琼花:扬州琼花,传说神仙所种,珍贵无比。
但现在所见的扬州琼花并非原株,而是聚八仙花的变种。
霓裳:词人在这里是用之比喻梅花的外形。
霓,虹的一种。
标格:仪态,风姿。
冰肌玉骨:本是形容女子肌肤白净,体态优美,此处是词人借以喻梅花的风姿脱俗。
分付:交付。
遥夜:漫漫长夜。

鉴赏

这首词以梅花为题,通过比喻和描绘,赞美了梅花的独特风姿和高洁品质。"莫把琼花比澹妆",将梅花比作珍贵的琼花,暗示其超越寻常的美丽;"谁似白霓裳",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如仙女般的飘逸和纯洁。"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赞美了梅花与众不同的清雅和内在的品格。

"莫近东墙"一句,可能是借东墙暗指世俗或尘世的纷扰,表达对梅花远离尘嚣的高尚追求。"冰肌玉骨天分付",形容梅花的清冷之美,仿佛是上天赋予的特质;"兼付与凄凉",则透露出梅花在寒冷中独自开放的孤寂与凄美。

最后三句"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描绘了夜晚寂静时分,冷烟、明月与梅花稀疏的影子映照在窗户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深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梅花寓言高洁品格,寄寓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只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