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贾岛

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

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卷装成寄与谁。

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

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贫困、境遇坎坷的读书人的情景。开篇“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两句,通过对环境和居住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主人公居住的地方荒凉且缺乏食物,只能在原野上长时间地居住。这不仅反映了主人公的贫困,更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沉默。

“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卷装成寄与谁”表明主人公即将外出,但心中有所牵挂。这里的“秋卷”可能是书信,也可能是指收拾残落的农作物以备食用。而“寄与谁”则显得有些孤独和无助,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人。

“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为了生计而采集野菜并向人求取粮食的艰辛生活。这里的“拄杖”和“封书乞米”都透露出一种沦落困顿之中还不忘读书求学的情操。

最后,“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则表达了主人公虽然生活艰难,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学业和理想,只是因为条件限制而无法在官方的考核记录中留名。这里的“身屈”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的屈辱与无奈,而“内史知”则暗示着有一种超越表面的理解和认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在物质贫困中依然坚守精神追求的人。这种坚韧不拔的情怀与对知识的渴望,在艰难困苦中显得尤为珍贵。这也许是诗人对主人公境遇的一种深刻同情和理解。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赠商州王使君

衔命南来会郡堂,却思朝里接班行。

才雄犹是山城守,道薄初为水部郎。

选胜相留开客馆,寻幽更引到僧房。

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梅处士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阎少保

辞荣恋阙未还乡,修养年多气力强。

半俸归烧伏火药,全家解说养生方。

特承恩诏新开戟,每见公卿不下床。

竹树晴深寒院静,长悬石磬在虚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道士宜师

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

两朝侍从当时贵,五字声名远处传。

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诏赐斋钱。

闲房暂喜居相近,还得陪师坐竹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