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衔命南来会郡堂,却思朝里接班行。
才雄犹是山城守,道薄初为水部郎。
选胜相留开客馆,寻幽更引到僧房。
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告别之际的感慨与情怀。诗中通过对往昔记忆的回顾,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衔命南来会郡堂,却思朝里接班行。"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受命南下,到达郡城参加会议,而心中却仍旧思念北方故土的朝廷以及曾经参与过的政事,这表明了诗人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担当。
"才雄犹是山城守,道薄初为水部郎。" 这两句提及诗人在官场上的才能和往昔职务,显示出诗人不凡的能力和过往的辉煌。
"选胜相留开客馆,寻幽更引到僧房。" 在这里,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美好时光,不仅在宏伟的宴会中,也在清静的寺庙之内寻找灵魂的寄托。这两处地方代表了世俗生活的繁华和精神世界的宁静。
最后,"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 这两句诗表达了告别的时刻到来,诗人将踏上归途,离开友人的城市,面对着越来越远的旅程,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也象征着情感上的疏离。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记忆的回顾和对即将到来的分别之痛的表达,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辞荣恋阙未还乡,修养年多气力强。
半俸归烧伏火药,全家解说养生方。
特承恩诏新开戟,每见公卿不下床。
竹树晴深寒院静,长悬石磬在虚廊。
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
两朝侍从当时贵,五字声名远处传。
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诏赐斋钱。
闲房暂喜居相近,还得陪师坐竹边。
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
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
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
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