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海东僧

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

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

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别人远行数万里,他自己曾到过扶余国。
他学会了中原的语言,能书写异国的文字。
他用医学知识采集海藻,借助咒语捕获龙鱼。
他还询问一同前来的伙伴,他们在天台山居住在何处。

注释

别家:指其他旅人。
扶馀: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国家。
中州语:中原地区使用的语言。
外国书:指外语或异国文字。
医:医学知识。
海藻:海洋中的植物,可能用于药用或研究。
持咒:念诵咒语。
龙鱼: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可能象征珍贵的药材或珍稀物种。
同来伴:一同旅行的伙伴。
天台:中国浙江的名山,有道教文化背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万里的僧人,自称曾经经过扶馀(今河南洛阳一带),在中州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并能为外国人写书。僧人不仅精通医术,以海藻为药材,还懂得咒语,可以捕捉到龙鱼。这一切都透露出这位僧人的博学多才和神秘色彩。最后一句“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行踪的好奇,以及对他们共同信仰之地——天台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文化交流的广阔视野和人们对于知识、神秘力量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有力,体现了张籍在诗歌创作上的独到风格。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赠贾岛

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

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卷装成寄与谁。

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

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商州王使君

衔命南来会郡堂,却思朝里接班行。

才雄犹是山城守,道薄初为水部郎。

选胜相留开客馆,寻幽更引到僧房。

明朝从此辞君去,独出商关路渐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梅处士

早闻声价满京城,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应将束帛请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阎少保

辞荣恋阙未还乡,修养年多气力强。

半俸归烧伏火药,全家解说养生方。

特承恩诏新开戟,每见公卿不下床。

竹树晴深寒院静,长悬石磬在虚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